□本报记者 蔡希师
文成县公阳乡60岁的梁秀蓉,近日领到了入股文成县“五级抱团”增收项目后的第一笔分红。梁大妈与残疾女儿属于低收入农户,两个多月前,她通过自筹1万元入股“五级抱团”增收项目,第一次分红就拿到了450元,她很开心:“有了这个项目,我一年能多收入近2000元。”
“五级抱团”项目,是文成县今年推进精准扶贫的新举措。项目采用跨村、跨乡镇、跨县、跨市、跨省的“五级抱团”方式,由乡镇兴村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组织集体经济薄弱村与低收入农户筹集资金,委托县兴村公司投资经营,给予固定的年回报。
文成县“五级抱团”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背后,是我省对低收入农户同奔小康“一个都不能掉队”的郑重承诺。今年,是我省进入解决相对贫困新阶段的第一年,是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的深化年。各地准确把握扶贫开发新阶段的新形势新要求,出台新政策,实施新举措,逐步建立了解决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形成了人群扶贫、区域扶贫、飞地扶贫等协同发力、互促共进的新态势。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3%以上,低保标准平均达到9200多元/人,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成绩单。
这一年,我们高质保障,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围绕“高水平、均衡化、广覆盖”工作定位,大力扩大覆盖人群,缩小区域、城乡差距,确保总体水平与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相同步,各项指标领先全国。嘉兴市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实行当年改造、次年补助,今年已解危救助351户。舟山市通过健全医保慢性病门诊保障和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长效机制,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实现应保尽保。三门县财政设立专项扶贫资金,为所有低收入农户提供补充医疗保险,惠及18731人。
这一年,我们精准施策,大力推进低收入农户创业就业。认真贯彻脱贫攻坚相关工作要求,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计划,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衢州市率先引入大数据比对法,力求低收入农户认定“一个不错、一户不漏”,识别准确率、完整率大幅度提高。丽水市通过实施蜂旅融合、“十箱万元”精准扶贫等项目,加快养蜂业向美丽经济转化,成为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尤其是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的新引擎。宁波市实施党员干部结对帮带项目开发增收、经营主体带动增收、来料加工增收等精准帮扶举措,低收入农户前3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78元。
这一年,我们多措并举,加力构建解决相对贫困体制机制。不仅着眼现时脱贫脱困,更注重长久稳定的脱贫致富。各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着力谋划和构建解决相对贫困体制机制。金华市金东区依托各类园区和产业平台,推出12个区级统筹“消薄”项目和8个村级“消薄”项目,覆盖全部182个省定薄弱村,变“输血”为“造血”、增添发展新动力。苍南县试点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将扶贫资金入股相关经营项目,帮助缺劳动力、技术、资金的低收入农户获得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长兴县针对欠发达村缺钱、缺地、缺区位优势情况,鼓励“飞地抱团”发展、先富村带薄弱村,近两年来实施抱团项目46个,惠及128村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进入脱贫新阶段的浙江,正拉高标杆、精准施策,全力打造解决相对贫困先行先试区,为全国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浙江的方案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