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做好农房整治后半篇文章

柯城余东打造农民画研学基地

  □本报记者 杨凌紫 通讯员 徐铖 陈苑
  本报讯 近日,以农民画闻名的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迎来了一批客人,他们是市实验学校的师生们。在几天的研学活动中,师生们游览了如诗如画的余东村,体验了竹编、舞龙等传统文化项目。
  衢州的农房整治工作,已从“拆改”转向“建用”阶段,各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打造乡村特色风貌。作为历史文化村落,余东将村里的老宅和非法“一户多宅”等违建收储为村集体所有,进行修缮利用,发展研学游,着力打造农文旅融合的农民画产业园。
  “研学基地建设,不仅留住了‘乡愁’,也留下了游客,让他们在村里有处可游、有地可学。”村支书余良耀说。漫步于村道,沿着“研学线路”指示牌,一路可以看到老房改建成的同心画坊、沟溪清廉乡村展示馆、竹编馆、乡贤馆……几乎每条弄堂都有不同主题的研学馆,馆内的农民画及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记者从柯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余东研学基地,采取与第三方研学公司合作的模式,村里投资注册了衢州市余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衢州金色假日等公司合作,向外推介余东农民画、文创产品等。双方合作打造的实践基地正在施工中,计划开发七八个项目供研学者选择。“原本要拆除的农房,现在变成了我们村庄发展的资本,我们要牢牢抓住机会,打响余东农民画研学基地品牌。”余良耀信心满满地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