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的农业交流合作日益加深。16日结束的2019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的火热,再次让我们看到了一体化带来的便利和红利。建德草莓、安吉白茶、临安山核桃……近万种浙江名特优新农产品,在冬日的黄浦江畔上演了一出“浙货群英会”,广大参展主体收获的不仅有销售额,有新客户,更有不少有益的启迪。
闯市场品牌为王
“我们这次4天的参展,效果好得出于意料啊。”提起此次参加上海农展会的收获,杭州贵妃家庭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江平表示不虚此行。
看到展会期间每日上蹿的销售额,黄江平对上海市场充满了期望。为更直观了解自己产品在上海市场的竞争能力,展会期间,他除了忙展台的销售,还走访了上海的一些水果市场。“对比下来,我们的产品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黄江平表示,上海市场的草莓近期均价为70元/公斤左右,相对来说,他的草莓价格要低近10元/公斤,加之当天采摘即可到上海市场,草莓的新鲜度、口感更好。
当然,黄江平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建德草莓在上海几乎家喻户晓,但我们自己的品牌却鲜为人知。”他说,未来要想在上海站稳脚跟,品牌建设是关键。为此,黄江平已经开始行动,展会期间,除了吆喝产品,他还可劲吆喝他们的微信公众号,吸引参观者关注。
高质量夯实基础
相比黄江平的“闻风而动”,温州矾都达记食品有限公司的林上达,已经在计划与上海采购商再次碰面所要带的产品。林上达告诉记者,展会期间,他带来的肉燕产品很受关注,已经有上海客商来进行了实质性的接洽。“参加外地展会,重点还是寻找合作伙伴。”林上达说,矾山肉燕作为温州地方特色小吃,近年来在省内已有一定的知名度。矾山肉燕烹饪简便、价格实惠,而上海与浙江地缘相近、人文相亲,人员来往密切,饮食口味相似,是理想的推广市场。“这次在上海亮相反应非常好,已跟几个采购商达成了初步意向,有希望帮我们进入上海的生鲜超市和连锁餐饮店。”
大市场自有高标准。上海的广阔市场,给林上达带来新期望的同时,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质量要求。他认为,这对企业也是一件好事,产品质量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坚持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才能实现稳健发展。“上海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是最强的,上海市场的严入机制,也会倒逼我们企业严格生产标准、提高产品质量,为走向长三角打下坚实基础。”
强文化丰富内涵
黄岩红糖在台州地区有较高知名度,但在外地人们尚知之甚少。“在此次上海和南京的农展会上,很多当地人不认识我们的红糖,甚至有人以为是肉松。”提起展会中遇到的尴尬事,台州市黄岩双楠红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蔡锡华说。
尽管几天展会的销售情况不尽如人意,但蔡锡华表示可以理解。“几年前,我们刚参加省农博会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你必须要给消费者一个认知的过程。”通过几年的市场培育,黄岩红糖如今在省内市场的认知度正不断提升。“我们有信心,凭着黄岩红糖特有的品质和文化内涵,将来一定能打入上海乃至长三角市场。”“挖掘传统文化,创新理念,将是我们黄岩红糖走出浙江的法宝。”蔡锡华告诉记者,地方特色农产品往往都有其深厚的文化传承,近年来,他通过改良产品包装,转变营销定位,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给产品融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眼球。去年,他通过与上海某微博大咖合作,讲述产品文化,在淘宝上的销售量已增长了10余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挖产品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上我们黄岩红糖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