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益新 通讯员 章晓炜
本报讯 还记得去年9月在杭州余杭区的杭州华丽牧业有限公司出生的“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8只湖羊吗?11日凌晨,随着最后一只母羊生下2只小羊,8只冷冻胚胎湖羊都顺利当上了“爸爸妈妈”,这标志着我国首批长期冷冻胚胎复苏繁育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去年4月,为检验畜禽品种遗传物质长期低温保存技术的可行性,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联合全国畜牧总站,在杭州华丽牧业有限公司开展了冷冻胚胎复苏繁育试验。这批胚胎是我国最早采集的一批畜禽胚胎,保存在国家家畜基因库,冻存期已长达20年。试验共移植胚胎24枚,去年9月,顺利诞生4公4母8只小羊。
胚胎“复活”是该项技术成功的重要一步,但不是最后一步。据省畜牧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验证冷冻技术的可行性,实验人员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对这些冷冻胚胎羊进行了详细的跟踪观察。“从生长速度、发育状况和抗病能力等指标来看,与正常羊区别不大。”
“繁育能力是判定长期冷冻保存技术是否可行的核心指标。”该负责人说,为检验这批冷冻胚胎羊的繁育能力,实验人员用冷冻胚胎公羊与冷冻胚胎母羊配种,结果来看,4只母羊均顺利怀胎产仔,共生下9只小羔羊,除一只夭折外,其余均发育正常。
遗传物质长期低温保存技术对特有畜禽品种特别是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品种的保种具有深远意义。“从繁殖性能来看,这些冷冻胚胎羊的繁殖能力与正常羊没有区别,公母羊均能正常繁育。现在我们可以说,采用冷冻保存技术进行畜禽保种,是完全可行的。”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