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浙江气象

0.1℃背后的温度

诸暨气象部门科技助农有故事

  诸暨市气象局的气象预报员小林的微信里,有个特别的群组——“诸暨茶社”。群里一条来自茶农的“抱怨”引起了他的重视。“今年春天茶叶被冻坏了,我们年初买了保险却不能理赔。”浙江秋实有限公司负责人乔恒元语带不甘。
  乔恒元是茶叶种植大户,在新五村经营着500多亩茶园,他说到的保险正是近些年诸暨气象局联合农办、保险公司大力推广的惠农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茶农参保后,当茶园遭遇低温冻害天气且气温低于约定温度以下时,茶农即可自动得到保险理赔。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茶叶保险赔付的依据为气象部门提供气象观测数据,如果当地无气象站,就以附近距离最近的一个气象站观测到的数据为准。“群众利益无小事”。接到小林的汇报后,诸暨市气象局副局长刘昊通过“诸暨茶社”微信群,立即联系了农业农村局特产站专家和乔恒元,第二天就带领负责农业气象的气象预报员一同来到乔恒元的茶场。通过走访、座谈了解到,新五村共有茶叶大户8户,茶叶种植面积3000亩,茶叶是新五村村民的重要经济收入。距离新五村最近的自动气象站在牌头镇,相距5公里,新五村位于山区,海拔相对较高,导致牌头镇的气温比新五村的要稍微偏高一些,从数值来看,可能就是高了0.1℃。
  “保险以气象数据为依据,实际气象状况与气象证明提供的数据有偏差,即使是0.1℃偏差,也无法进行理赔。”刘昊说。原来茶叶出现了冻害,却得不到理赔的原因就出在这里。
  第三天,刘昊再次来到了乔恒元的茶场,这次一同前往的,是安装自动气象站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一起在新五村勘测选址并安装了一座全新的自动气象站。看着村里面多了一座自动气象站,乔恒元总算松了一口气,今后终于可以“减产不减收”了。
  其实,自动站的安装使用,只是诸暨市气象局为民服务解难题的一个缩影。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对气象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诸暨恰逢持续晴热少雨天气,降水破历史同期最少记录,茶叶、水果等优势农产品受灾明显,诸暨市气象局以“服务三农”为抓手,联动农业农村局和相关农产品行业协会,走访受灾明显的牌头、同山、安华等乡镇农业大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需求,开展优势农产品精细化气象服务和秋冬季农事指导,为来年茶叶、香榧、水果等优势农产品增产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张晓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