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一块土地两样产出 半年育果半年种菇

汪国武:樱桃树下“种”出新产业

  深秋的果园,原本已有些冷清萧肃,果子摘完了、百草也枯萎衰颓,一切都在静待来年的万物萌发。往年这个时候,作为余姚梁弄百果园的场主,汪国武都是忙着做好冬季果园清园、修剪等管理工作。可今年,50多亩的樱桃园里,天天有一朵朵的磨菇顶出地面,采摘、分类,让他忙得不亦乐乎。
  百果园里生长的这种磨菇叫大球盖菇,是汪国武去年参加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一次农技培训后开始培植的新品。“每年5月樱桃采摘结束后,果园里除了长草,基本就闲着了,听说果园林地可以套种食用菌,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又有利于生态食用菌的发展,我就想着尝试一下。”
  去年9月初,汪国武在樱桃园里培植了三四亩大球盖菇“试水”,仅过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蘑菇就能采摘食用了。“培植这种大球盖菇可用干草、秸秆作原料,在不添加任何有机肥的情况下,大球盖菇的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汪国武很乐意分享这份喜悦,“在果园里套种食用菌,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地肥力。”今年,汪国武把大球盖菇扩种到50亩,从现在开始可以一直采摘到明年4月,预计每亩产量500多公斤。
  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汪国武培植大球盖菇时就得心应手多了。5月,樱桃采摘结束后,往年为防止杂草疯长而喷洒的除草剂就不再使用了。到了9月,把地里已经长到七八十厘米高的杂草割下、晒干,然后把这些干草集中到果树下,植入菌棒,再覆盖一层稻草、谷壳,让其自然生长,进入11月,陆续就有大球盖菇拱出来了。
  汪国武说,一亩樱桃园“自产”杂草大概1000公斤,培植大球盖菇时每亩还需要500公斤左右的谷壳、稻草。“这些材料从附近一家碾米厂运来的,价格是每公斤8元,再加一亩50-100株菌棒,4元一株,每亩的成本大概是4000多元。”汪国武介绍说,“现在,大球盖菇的市场零售价一公斤40元左右,每公斤批发价也要30元,这样算下来,每亩至少能卖出1.5万元。除去成本,每亩可获利1万元左右。”
  一亩樱桃地有了两季的收入,汪国武想想都开心。“这个大球盖菇种起来很方便,平时也不用特别管理。而且它最大的好处是培植过食用菌的菌糠,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酸化和板结程度,可以减少大约八成的化肥使用量。土壤营养条件好了,来年樱桃的品质、产量也会更好。”
  去年大球盖菇刚出来那会儿,就有游客争着来采摘、品尝。今年,预订的游客就更多了。“大球盖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而且个头大、长得也漂亮,大家都特别喜欢自己到地里去采摘。”在汪国武的影响下,今年,周边已经有六七个樱桃种植户也试种了大球盖菇,目前长势都不错。
  汪国武说,梁弄镇现有5000多亩樱桃园,一个品种的食用菌显然太单一了。现在,他又在试种一种叫“黑皮鸡枞”的食用菌,还购买了机器,计划将果园里修剪下来的树枝、树叶进行粉碎,为食用菌生长提供更多的有机肥。 倪劲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