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高标准、高水平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12个、示范乡镇115个、示范基地334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3个;
全省增加冷藏保鲜设备469台套,各类温室面积增加8039.7万平方米;
建成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基地225个,拥有各类智慧农机装备6699台套,实现设施栽培面积415万亩;
……
一连串数据表明,自2016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的意见》以来,我省农业“机器换人”成绩斐然。
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装备结构有效优化。如农用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器的推广使用,不仅让植保作业更加智能、精准、安全,而且还解决了效率低、作业风险大等问题。集收割、脱粒于一体的联合收割机替代脱粒机,集杀青、揉捻、理条、炒制等多道工序于一体的茶叶自动化加工流水线……一大批现代农机装备得到推广应用,我省农机化由单一作业环节向复式作业、流水线生产转型已成趋势。
农机应用水平大幅提升,机械化生产加快推进。总体来看,我省农业各产业各环节机械设施普及应用加快。截至去年底,全省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9.2%、机烘率70.3%,水稻机械化栽植421.9万亩。主导产业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应用大力推进。茶叶生产加工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年出栏3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的自动化喂料系统覆盖率近70%;食用菌基质加工、菌包装袋、灭菌、液体接种等环节机械化水平近80%。智慧农机建设取得进展,控温控湿、智能施肥、物联网设备等智能化农机装备应用加快。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服务能力极大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通过横向联合、纵向延伸,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拓展服务链,扩大服务规模,创新服务模式等,将单一农机服务向农资、农机销售、农机作业及农机维修在内的一站式服务拓宽,大大提升了农机服务水平。全省现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459个、农机服务站(队)1164个、作业服务公司44家、“2+N”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35个,基本能满足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需要。
农机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升,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变型拖拉机管控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嘉兴全市及温岭市已完成清退,湖州市也将在年底前全部退出。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更加健全。强化田间场院安全监管,将农机免费实地检验纳入政府采纳目录,及时修订完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报废更新管理办法、报废补偿实施细则等。“平安农机”示范网络更加密集。3年建成省级以上“平安农机”示范市3个、示范县9个、示范乡镇120个、示范合作社211个,农机事故防控能力明显提升。
农机化发展支撑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支撑体系愈加健全。在推动中央农机购置新产品补贴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出台省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办法,鼓励地方出台首台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推进农机化发展金融保险工作。科技支撑更加有效。农机产学研推用协同创新机制逐步形成,成立永康、路桥等农机促进会等创新服务站。健全农机和农艺协作攻关机制,制定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主推技术,组建农机化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召开现场推进会,共建成粮油、茶叶、食用菌等产业融合示范区(点)422个。人才保障更加有力。立足解决“有机无人用、用不好”的发展困境,通过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农机实用人才培训、农机维修技能竞赛等形式,3年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26万人次,为农业“机器换人”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马梁 缪细央
西兰花生产机械化破解农业生产人难招、成本高的难题。图为临海惠丰粮食蔬菜专业合作社作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