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科技

当前草莓田间管理“四要点”

  •   当前正值草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由于今年秋季温度持续偏高,降雨较少,草莓生长势总体较强,早的已现蕾开花,个别特早熟的草莓基地已开始采收上市,但也有的基地草莓发病死苗较重,个别基地蚜虫等虫害发生较重。近期温度已有所下降,将陆续覆盖地膜及大棚膜,进行闭棚管理。为进一步提高草莓产量、品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除做好一般技术管理外,还应根据其品种生长特性,加强管理,特别要注意以下四点。
      加强温湿度管理,调控植株长势。生长前期要适当提高温度,加大肥水促早发,但膨果前要根据植株长势适当控温和控水,防止植株生长过旺徒长。现花蕾后,白天气温不超过28℃、不低于15℃,晚上8-10℃,不低于5℃。大棚内空气湿度宜保持40%下。温湿度要兼顾膨果和花芽分化。保温措施于日平均气温16-18℃时进行,一般在11月上旬覆盖大棚膜,地面用黑色或银灰色地膜覆盖。坐果采收前,适当控制温度,提高草莓品质。当夜间最低温度在5℃以下时覆盖内膜,0℃以下时应采取盖二层膜、加盖小拱棚等多重覆盖保温措施,并及时揭盖增加光照。
      草莓整个生长期要及时去除病、老、枯叶,及早去除刚抽出的腋芽和匍匐茎。苗期每株留3-5片叶,开花初期疏除弱势花蕾,顶花序开花时主茎上保留1个健壮侧芽,每株保留8张以上叶,摘除衰老叶。
      加强肥水运筹,提高产量品质。草莓苗的根系较浅,需肥能力强,养分需要量大,一般在草莓开始生长之后至开花期前,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基肥用量充足的可以不施。浆果膨大期可亩施高钾复合肥15公斤左右,草莓大量结果后,应根据需要进行追肥,宜采用滴灌配方追肥,一般在晴朗天气中午施用高钾型水溶性肥料,浓度控制在0.4%以内,少量多次,每亩次灌水量300-500千克,间隔7-10天追施一次。结合喷药可追施叶面肥,补充中微量营养元素。同时追施叶面肥,使草莓叶片增加活力,防止叶片提前衰老,促进花芽分化。
      合理留果,提高成果率。草莓不宜过早留果,防止植株早衰,弱苗上的花应尽早摘除,以待苗子壮实后再留果。开花后在棚内放一群蜜蜂,有利于开花授粉,提高结果率,并适当疏花疏果,第一花序留3-6个果子为宜,植株长势强的适当多留果,其余花蕾和病果、小果、畸形果要及早分次摘除。防病治虫喷药时,应把蜂箱移出棚外,防止授粉蜜蜂造成药害。
      加强病虫害防控,确保草莓质量安全。草莓主要病虫有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白粉病、二斑叶螨、蚜虫、蓟马等。今年我省各地气温明显偏高,不少地方出现干旱,草莓根腐病、炭疽病等病害发病较重,死苗较多,要积极做好草莓病虫害防治措施,用30亿CFU/g甲基营养性芽孢杆菌灌根,再配合施用叶面肥,减轻病症。随着气温降低,各地草莓基地由北至南要陆续覆盖棚膜,在闭棚前要彻底防治蚜虫、红蜘蛛、炭疽病、根腐病等病虫害。推广释放捕食螨等生物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慎用烟熏剂。同时草莓开花期尽量不要喷药,坐果后避免使用可湿性粉剂农药,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和含有激素的叶面肥,确保果实品质和较好的贮运性。
      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 胡美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