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农科院茶叶所通过对白三叶在茶园间作后茶园杂草抑制率、土壤理化成分情况检测,结果显示,茶园间作白三叶能显著降低杂草种类及数量,种植密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此外白三叶属豆科植物,能吸引部分害虫,减少茶叶上害虫数量,减轻茶园病虫害发生。因此茶园间作白三叶是建设生态茶园良好种植方式。现将茶园间作白三叶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茶农参考。
1.种植基地选择。茶园间作白三叶的种植基地,要求在海拔300米以上8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的丘陵区、山区和半山区,且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
2.茶叶园区建设。茶园间作白三叶前,需垦复清理拟建茶园范围内的树根、杂木石块等;在夏秋少雨季节,在茶树间开垦好白三叶的种植沟,深度为20厘米。
3.白三叶播种量。播种密度建议为3.6±1克/平方米。
4.播种时间。建议在春茶结束后或秋冬季低温多雨期间。
5.田间管理。除高温干旱、病虫害高发等特别情况外,茶园间作白三叶的田间管理参照日常茶园管理措施,无需另外施肥、浇水、除草。
6.白三叶刈割管理。根据降雨量以及气温变化等情况,每30-50天可刈割一次白三叶,刈割留茬高度为离地5厘米。
7.白三叶还田方式。白三叶刈割完成后,无需翻耕可直接还地,作为茶树肥料。
小知识:
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是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作物,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以及非洲,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一般栽培条件下,白三叶每年每公顷可产鲜草3万-4.5万公斤。由于白三叶属豆科类牧草,生长时能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具有固氮作用,还能活化土壤中的磷、钾等矿物质元素供植物吸收利用,且本身含有氮、磷、钾等农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有机质,是一种优良的改良土壤、养地肥地的生物有机肥料。同时,白三叶具有适应能力强、再生速度快等特点,作为绿肥或牧草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种植。
杭州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毛宇骁 黄怡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