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海曙推进水产养殖污水“零直排”

  本报讯 “尾水治理系统就好比给养殖场装上一个净化器,经过生态处理,尾水的污染物指标完全符合排放标准。”近日,宁波海曙区高桥镇明凤鳖庄负责人张明兴高兴地说,他这鳖庄,成为海曙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治理以来首家启用生态处理系统的养殖场。
  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尾水,含有较高的氮、磷等,大量排放易导致邻近水域富营养化。作为海曙最大的水产养殖场,明凤鳖庄有养殖面积367亩,养殖甲鱼规模保持在500吨。笔者看到,净水池中种有水生植物,几台曝气机喷着水花。“养殖场排出的尾水,经过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生物处理池等层层处理后,明显变得清澈了。”张明兴说,水产养殖离不开水,处理后的养殖尾水可以再利用。
  除了节约用水,净化后的尾水还是个“宝”。甲鱼养殖不能频繁换水,净化后的尾水回流到养殖场,能降低甲鱼因换水致病的风险。循环利用,不仅避免了外河水域的富营养化,而且避免了外河污染水源的流入,甲鱼没有泥腥味,一举多得。“海曙启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是巩固‘五水共治’成效的抓手,也是保护和促进渔业生产的推手。”区渔业与农机技术管理服务站负责人表示,该区今年内将完成6家养殖场的尾水治理,至2022年实现规模养殖场尾水治理全覆盖,助力“污水零直排”。
陈朝霞 张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