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泰顺“90后”青年创办的涉农互联网项目“我要赶鲜”,获得新明集团有限公司5000万元风险投资。这也是迄今温州市获首轮融资最多的涉农互联网项目。
“农民最大的困难是农产品销路问题,消费者最大的担心是食品安全和新鲜度。互联网给了我们解决这对矛盾的机会。”公司负责人巫逢洲说。
今年初,“我要赶鲜”在泰顺挑选了几家红薯加工大户,员工下村和农户们一起晒制红薯干,并将图文晒到网上。客户当天下单,第二天就能收到刚晒好的红薯干,“嚼上一口,都能尝出阳光的味道”。前后3周时间,仅靠在“朋友圈”推广,“我要赶鲜”就卖出两吨多红薯干。
“利用好‘互联网+农业’,地理位置的偏远不再是泰顺发展农业的劣势,原生态无污染、秉承传统工艺的优势得以凸显。”泰顺县副县长杜成威介绍,今年以来,泰顺县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智慧农业”平台,让消费者远程看到新鲜、安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
浙江原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泰顺“智慧农业”的试点企业。在企业位于温州市区伯爵山庄附近的直销门店里,不仅陈列着贵妃鸡蛋、高山大米、茶籽油、高山红茶等泰顺特色农产品,还放着两个大尺寸电脑监控屏幕。“贵妃土鸡如何散养、吃什么饲料,在屏幕上看得一清二楚。眼见为实,很多人就是看了监控视频后才放心购买的。”原泰董事长徐伟凑介绍,今年上半年,该企业营业额达800多万元,比去年翻番。
截至目前,泰顺县电商企业(网店)达210家,其中涉农电商就占 112家。今年上半年,涉农电商交易额达5100万元,同比增长51%。
徐齐 虞佳琳 张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