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要当好村支书,必须讲责任、担当、情怀、奉献;村子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浦江夏张村党总支书记张三定——

春秋十载,只为党旗红

  □通讯员 张浦建
  浦江县白马镇夏张村党总支书记张三定,有许多奖项和头衔,除了县道德模范、优秀人大代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省千名好支书,省优秀共产党员,还是金华市级治村导师和市乡村振兴领军人物。至今,他已应邀到义乌、东阳、兰溪、磐安及本县的乡镇作报告50余场。
  夏张村位于浦江东部。近日,笔者慕名前往采访。我们的交谈,首先从当村支书说起。张三定说,要当好村支书,必须讲“责任、担当、情怀、奉献”。村民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就要书记带好头,带头吃苦,带头奉献。“村子强不强,关键看头羊。我就是头羊,我怎么走,他们就会怎么走。”“就说2018年,村民缴纳城乡大病医疗保险费吧。收缴时,我主动为一些不在家或一时手头紧的村民垫付了钱。党员干部看我如此,也照着做了,短短10天就全面完成了。”
  10年前的夏张,是个典型的“精神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村“两委”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人心涣散,环境卫生差,治安状况差,村集体负债9万余元。2010年,在镇党委支持下,张三定“临危受命”,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张三定说,当时,村里开不起支部会议,更开不起党员大会。但既然挑了这个担子,就不会畏惧艰难。他一个个地找党员谈心,从为什么要入党、入党的誓言是怎么说的,到村里的现状、今后的打算。“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要有为村民办事的情怀。”张三定说。
  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张三定同党员干部们一起筹资,拓宽了进村道路,为企业和村民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大家齐心协力发展经济。到目前,全村已有企业26家,在外经营物流的公司30余家,村民或进企业做工,或自搞来料加工。去年,全村生产总值达1.2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2万元。村民富了,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壮大,去年收入41.8万元,实现了高质量“消薄”。今年以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22万元。
  乡村治理要从环境整治抓起,从治环境达到聚人心。2016年,夏张村开始争创县环境卫生“十佳村”。村“两委”实行宣传发动包到底,卫生区块包到底,督促检查包到底,倒查问责包到底的“四包”工作法,村民们在干部的带领下,家家认领任务,
(紧接第1版)户户出工出力。经短短一个月的努力,夏张村赢得了满票入选。还顺利实施村口景观工程,建成了面积达13亩的荷花塘,以及塘边新颖独特的景观,成为美丽乡村的亮丽窗口。
  在工作中,张三定总是以自身的行动来感召大家。他说:“自身不做好,你在村民面前根本没有说服力。”他在看监控时发现,不时有村民去打开他家的垃圾桶瞧瞧。“他们无非是想看看天天叫人家垃圾分类的书记,自家做得怎么样,但他们每次都是满意而归。”张三定说,自己做好了,党员们才会做好,党员的联系户才会做好,这是一个连锁反应。一个村,党建强、党风正,民风家风才会好。现在村里没有一人上访信访,其背后是村民们对干部的信任,矛盾纠纷不出村,能在干部的调解下解决问题。“村里要有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村规民约。像垃圾分类,如果有农户做得不好,就要缴违约金,对党员干部更严。”张三定说,治村犹如治家,唯有把村事当作家事来做,才能办好事。比如村里企业多,外来人口多,基本上没有闲人。那么多民工子女放学后怎么办?党组织有责任。经过筹划,村里在全县首创了“4点半民工子女学校”。目前,学校共接收了110余名小学生,进行1小时左右的免费管理,解除了民工们的后顾之忧。这个学校,受到了全国关工委的表彰。
  十年心血付桑梓,春秋只为党旗红。这个治村导师炼成的背后,是付出和奉献,是汗水心血的灌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