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微信“朋友圈”里,有多少陌生人?
有一天闲时浏览微信“朋友圈”的通讯录,我竟然发现有半数都是陌生人。这些人既不是亲戚朋友,也不是同学同事,很多不过是一面之缘。有的在一起吃过一顿饭,之后再无交集。有的是文友,问了一个问题之后就永远潜伏了。有些是商家,其存在仅相当于一个商标。还有的纯属路人,比如那次坐公交车,有个小姑娘没零钱投币,我给她两元钱,她执意要加微信还给我。
每次想刷下“朋友圈”,关注一下亲朋好友的动态,里面的陌生人不请自来闯入你的视线。他们经常发“朋友圈”,有时也会群发消息,存在感都非常强。被某些人打搅烦了,我会悄悄点“不看他的朋友圈”,有时我发个动态,看到有陌生人点赞,但这人是谁真的想不起来了。本着“赞而不回非礼也”的原则,也想给他点赞,却发现他的“朋友圈”已被我屏蔽了。更多“朋友圈”里的陌生人,彼此没有丝毫互动,这算是擦肩而过后就相忘于江湖吧。
有人说,不必把太多的人请进你的生命里。我发现,把太多的人请进“朋友圈”,真的有鱼龙混杂之感。很多人的生活,你本没有兴趣,但一次次被曝光在视线之内,而且每次我发“朋友圈”时都会有顾虑,发这些东西会不会被某个陌生人盯上?我们发的一些生活片段、感悟、心情等等,会不会被人偷窥?
我觉得,如果“朋友圈”是一个大圈,那么这个大圈中有多半是空白地带,这个空白地带被陌生人占据着,与你的生活毫不相干,就是占用着你的“资源”。
(摘自《广州日报》王纯/文2019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