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裘云峰
本报讯 “至目前,我省1191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已经全面完成,基本消除了小城镇脏乱差现象,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振兴。”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办常务副主任张奕日前告诉记者,由此,浙江成为全国唯一对小城镇进行全面、彻底、全域环境整治的省份,小城镇已成为我省的一张新“名片”。
2016年底,为改变小城镇“既不如村、更不如城”的旧貌,省委省政府高位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对全省1191个小城镇实施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和乡容镇貌整治。
两年多来,我省聚焦消灭“脏乱差”的底线目标,精准施策,逐步构建了以“创建制”整治环境卫生、“销号制”整治城镇秩序、“项目制”整治乡容镇貌为推进机制,以六大专项行动为突破口,以“一拆二整三提升”为工作路径的小城镇整治“363”模式,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累计拆违1.3亿平方米,拆后利用8300多万平方米,整治赤膊墙、蓝色屋顶5100多万平方米,“旧貌换新颜”成为普遍现象;通过卫生乡镇创建专项行动,全省“国卫”“省卫”“市卫”乡镇的比例,比2016年分别提高3.71%、69.87%、63.86%,历史性实现“市卫”乡镇全覆盖、“省卫”乡镇基本全覆盖;累计新改建农贸市场1374个、公厕19522个,新增和改造提升街头广场2840个、公园绿地2920万平米,新建绿道7747公里,新建和改造提升雨污管网17329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9.5万吨/日,新建垃圾中转站974个,新增养老床位2.3万张,极大地补齐了功能短板,改善了人居环境,彰显了风貌特色。
在整治过程中,各地牢固树立“文化是小城镇的灵魂,特色是小城镇的生命”理念,把自然风情、地域人文有机融合起来,让乡土文化留根铸魂,守护乡愁记忆。全省小城镇共保护历史文化街区1052个、历史建筑9282处,新增文化类场馆1322个,发掘非遗项目2311个,涌现了一大批风情小镇。“下一步,我省将全面开启美丽城镇建设新征程,出台全国首个美丽城镇环境风貌管理标准,为美丽中国小城镇建设贡献浙江标准。”张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