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消费

上海迪士尼禁带食物入园犯了哪些错?

  日前,上海迪士尼乐园因为一纸诉讼从线下火到了线上。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王在携带零食进入上海迪士尼时遭遇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工作人员表示,园区明文规定禁止携带食品入内,想要进园只能把零食“丢掉或者吃掉”。但小王认为,她在网上购票时并未看到任何提示信息,不允许携带食品入园也不符合法律规定。因多次沟通和投诉无果,小王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法庭,并提出诉求,要求确认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的格式条款无效。
  小王的经历迅速引发网友的共鸣和媒体的关注。中国消费者协会也表示,支持小王对上海迪士尼诉讼,消费者应该有选择是否要在园区内部进行消费的权利。
  那么,禁止外带食品入内的管理规则,本身是否合法?迪士尼在欧美国家允许外带食品入内,而在日本与中国则不允许,是否构成歧视?迪士尼是否有权搜查游客的身体与背包?
翻包检查侵犯隐私权和人格尊严权
  据笔者实地探访,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第一道关卡就是检查游客随身携带的物品,每个安检台都配备了1至3名工作人员,游客依次将背包内的物品放在检查台上接受检查。入园前,笔者的包内放有一个面包,一块巧克力,半瓶矿泉水,工作人员单独将面包捡出,要求吃掉再入园。
  对于上海迪士尼翻包检查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邱宝昌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因此,园区工作人员翻包检查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针对部分网友提出的“翻包也是为了保证园区内安全”的看法,邱宝昌认为,应该从目的上进行区分。“地铁、机场等地的安检是为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先进行机器扫描,发现问题后才会再进行人工翻包查看。而迪士尼是在安检扫描之前先设置翻包检查区,并且是以检查食品为目的,这样的行为显然是出于维护经营利益而不是公众利益,属于‘动机不纯’。”
  另外,邱宝昌认为,翻包检查还侵犯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权。他提到,1991年,北京两位女士因在商场遭遇强制翻包、搜身检查而将后者告上法庭,该事件也成为国内最早发生的消费者维护自身人格权的案件。1993年,“消费者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被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写进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海迪士尼作为一家知名企业却凌驾于法律之上公然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这太让人震惊了。”邱宝昌说。
“禁带外食”侵犯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对于上海迪士尼禁带外食的规定,有网友认为,这无疑是在倒逼游客在园区内消费,显然是经营者制定的“霸王条款”。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禁带外食”的规定侵犯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网友所说的‘霸王条款’是一种俗称,法律上指的是格式条款的拟定方单方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条款,法律上属于无效条款。在本案中,‘禁带外食’的规定由迪士尼预先拟定且并未在订立合同时与消费者协商,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针对上海迪士尼“禁带外食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和公共卫生环境”的回应,赵占领认为,自带食物本身并不必然带来卫生安全问题,禁带食物也不能解决所有潜在的卫生安全问题,这种规定是单方排除了消费者的权利、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格式条款,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上海迪士尼曾表示,他们并没有强制消费者在迪士尼乐园内就餐,消费者可以选择在园内就餐,也可以出园就餐后再返回园内,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没有被限制。对此,邱宝昌认为,由于乐园面积很大,游玩项目较多,游客如果外出就餐再返回游玩,还需要重新排队,这样的规定非常不友好。所谓的“出园就餐”同样有损消费者的权利,是在变相地迫使消费者在游玩时间与出园就餐之间作出选择。
  同时,迪士尼乐园在不同国家制定不同规则的做法也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据悉,迪士尼在全球有六大园区,美国和法国的3家迪士尼乐园并没有禁止消费者携带食物进园的规定,日本东京迪士尼的中文官网上也没有完全禁止游客自带饮食。而上海迪士尼开园之初也没有对自带食物有严格规定。2017年11月15日才调整游客须知,规定不得携带食品、酒精饮料及超过600毫升的非酒精饮料入园。除了扔掉或者吃掉,游客还可以选择寄存食物,寄存费每天80元人民币。
  邱宝昌认为,上海迪士尼以“行规”和所谓的“国际惯例”为借口,实则是在进行选择性的引用。“只引用对企业有利的,而对消费者有利的没了,这不是惯例。”
  赵占领也表示,商业习惯不代表一定是合法的。“上海迪士尼的做法涉嫌歧视亚洲的消费者。”
自主定价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据了解,上海迪士尼园区内每隔几米就有销售食品饮料的餐车及店铺,一瓶矿泉水标价10元,一瓶可乐20元,一支冰淇淋40元,一份三明治套餐80元到85元。不少游客表示,园内食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价格是他们想要自带食物的主要原因。
  对于消费者质疑的餐食定价偏高的问题,赵占领认为,园内食物价格属于市场调节价,商家有经营自主权和定价的权利。
  关于自主定价的问题,邱宝昌表示,首先要看其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或属于独占市场。“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会因为不同商家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物价的合理和平稳,这也是很多机场食品为什么价格不会太高的原因。但是从上海迪士尼的规模和周边环境来看,它没有竞争者,园区内所有食品都有统一的售价,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它有自主经营权和定价权,但是不能用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
  邱宝昌说,如果经过市场监管部门认定,确认上海迪士尼在“相关市场”中具备支配地位,那么它既排除了游客携带食品权,同时以价格畸高的方式提供餐饮的行为,就涉嫌违背《反垄断法》第十七条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对此,邱宝昌建议,上海迪士尼应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正确对待媒体、公众的质疑和专家的建议,“消费者的认可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一个跨国企业,迪士尼更应有国际视野和长远眼光,只有善待消费者,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董雅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