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近日,湖州市出台《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流动等机制,到2022年底,遴选“南太湖特支计划”乡村振兴领军人才60名左右,培育专业精英400名以上、乡村创客1000名以上、能人乡贤3000名以上、工匠能手5000名以上,乡村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万人以上。
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湖州市围绕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市建设,重点培育打造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服务乡村的专业精英、双创带动的乡村创客、乡村治理的能人乡贤、各行各业的工匠能手等“五类英才”。积极引导大学生、外出农民工、经商人员、返乡青年等,围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回乡创业兴业。探索建立工匠能手认定发证制度,支持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传统技艺文化传承人,打造一批吴兴名点师、南浔渔技师、德清钢琴匠师、长兴紫砂名师、安吉茶艺师以及湖羊繁育师、湖笔制作师、湖州绣娘等湖州特色工匠品牌。
积极引导人才向乡村流动。湖州市对入选“南太湖特支计划”的乡村振兴领军人才,每人给予30万元特殊支持。支持科技特派员携带科技项目进驻乡村,个人项目每个资助额度为4万元,团队项目为8万元。遴选聘请25名左右市级首席专家,3年内每人每年津贴5万元。参加市级及以上政府部门主办的创业大赛并获得国家级、省级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的涉农创业项目,分别给予不超过20万元、15万元的创业示范补贴。除项目政策扶持外,还将通过强化创业用地保障、提升融资金融服务、推动人才后续培养、优化生活保障服务、畅通办事通道服务、加强先进典型选树,全面落实七项激励措施,优化人才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