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寓教于乐促进村民生活垃圾分类

慈溪彭桥村创设分类体验馆

  本报讯 “你的是什么垃圾?”“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在慈溪横河镇彭桥村的垃圾分类体验馆里,来自回收箱的“拷问”成为村民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个体验馆落成一个多月来,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教授村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颇受欢迎。
  彭桥村垃圾分类体验馆的主体部分,为50平方米的体验区域,参照垃圾分类标准,设置了视频短片、图片展示和垃圾分类小游戏,让村民轻松掌握垃圾分类知识。馆内的桌椅柜子等,全由废弃木材制作,体现环保理念。
  在体验馆西侧,外观绿意盎然的可回收物分选暂存点,由原先锈迹斑斑的废旧集装箱改造而来。暂存点有专人管理,回收村民家里的可回收利用物品,既增加收入,又不浪费资源。
  这个体验馆还成了彭桥中心幼儿园环保兴趣课的学习基地。每周六,孩子们带着日常收集的可回收物,在此进行再创作,制成各式生活小物件,有的还成了舞台小道具。
  彭桥村自去年底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至目前,已形成了“志愿小组包片,志愿者包户”的管理模式。还投资20多万元,配备垃圾分类桶和运输车辆,建立了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有效促进了环境美化。
彭慈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