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在《新京报》撰文说,近年来,气象指数保险在各地得到推行,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领域。对这种有利于让农民摆脱几千年来“靠天吃饭”的命运,真正增强农民、农村的抗风险能力,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带来更好保障的“民生类”保险种类,希望各地政府加大支持,大力推广,让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坚固屏障。
气象指数保险相比于传统农业保险优势明显。比如各项指标公开透明,农户可以查询每天的气象指数,而传统农业保险理赔过程中有勘查、定损等流程,需要多项人工操作,气象指数保险则采用自动理赔程序,从触发报案到核算赔偿只需几分钟,节省了大量时间与人力成本,让保险理赔效率变得更为高效。而且,政府对气象指数保险补贴力度大,大大减轻了农户个人压力。
对于气象指数保险存在的问题,比如不少气象指数保险只针对气温、降雨量等某一项指标,难以反映多种灾害的复杂情况;气象指数保险还存在“基差风险”等,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气象指数的鉴定与认证,根据当地气象特点设定赔付指数标准等,让它变得更为科学合理。
总之,气象指数保险能给农民的生活、农业的发展一个“稳定的预期”,最终将有利于乡村振兴,有利于农民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值得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