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大家都喜欢吃凉拌的食物,于是清爽可口的凉拌黑木耳便成了餐桌上常见的消暑凉菜。而让我们惊讶的是,每年七八月份都有因吃凉拌黑木耳导致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报道,今年也不例外。
吃了隔夜泡发的黑木耳,张先生被送进ICU
前不久,住在余杭闲林的张先生(化名)被家属扶进杭州市西溪医院急诊抢救室。据家属说,张先生今年40岁,平常在城西打工,一个人住,他前一天早上就感到身体不适,有恶心、呕吐甚至小便解不出来的情况发生,一直熬到第二天晚上才打电话给家人,然后被送至医院就医。接诊的崔龚臻医生说,当时患者精神很差,一开始还能进行简单对答,随后便失去了意识。崔医生马上为张先生进行检查并请急重症科副主任周可幸医师前来会诊。
不久,张先生的检验报告出来了,显示肝、肾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周主任看过报告后又结合张先生的临床表现,觉得情况有点不对,她急忙询问家属,最近有没有吃特殊药物或其他东西。
家属说,张先生平时身体不错,应该没有吃过特殊药物,但是前一天晚上吃了青菜和隔夜泡发的凉拌黑木耳,本以为是青菜没洗干净导致有点头晕、恶心呕吐,张先生不以为意,直到第二天身体严重不适才来就医。
周主任听完家属的陈述后明白了,原来张先生是吃了隔夜泡发的黑木耳导致“米酵菌酸”中毒。于是张先生立即被送至ICU进行血浆置换,并对症进行脏器功能支持治疗。
仅仅一碗黑木耳,为什么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崔龚臻医生说,米酵菌酸是一种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它主要产生于发酵的玉米面制品,变质的鲜银耳、木耳等食物中。另外,生活中糯米汤圆、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都含有产生这种毒素的细菌,所以这类食物变质后也不能食用。
浙大儿院重症监护室叶盛副主任说,黑木耳所携带的椰毒假单胞菌最适宜产毒的温度为26℃,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37℃。夏季高温天气,又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这两个因素叠加,为细菌滋生和产生毒素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黑木耳在水里泡发时间过长,就容易变质,椰毒假单胞菌会大量繁殖,这种特殊的细菌会产生一种名叫‘米酵菌酸’的毒素,摄入这种毒素后,就会有致命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椰毒假单胞菌不耐高温,很容易被高温杀死,但是它所产生的米酵菌酸毒素却是耐高温的。米酵菌酸毒素,烧不掉,煮不灭,人体摄入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到达人体各个脏器,对各脏器造成损害。“而且,对于米酵菌酸毒素,目前医学上没有特效药,只能见招拆招,对症治疗。如果中毒不严重,还有机会抢救,如果毒素已经到达各脏器,造成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叶盛说。
周可幸说道,米酵菌酸中毒一般表现为进食后24小时内出现上腹部不适,初期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等情况,随着病情加重,会有黄疸、皮下出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休克、肝功能衰竭等严重症状,体温一般正常。轻者1-3天自行康复,重者可在2-4天内死亡,米酵菌酸毒素病死率可以高达40%以上。
周可幸介绍,在家里出现以上症状后,要催吐,最重要的是尽快就医。此外,凡是和患者吃过同种食物的人,无论是否发病,都要去医院进行医学观察。
天气炎热,如何避免黑木耳中毒
由于夏季的温度和湿度都有利于细菌繁殖和毒素产生,因此,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不要吃凉拌黑木耳了。
如果一定要吃,浙大儿院重症监护室叶盛副主任建议,可以将木耳泡水后放入冰箱冷藏室泡发,降低细菌繁殖速度,减少木耳腐败变质的概率。关键是黑木耳泡发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2-3小时。
周可幸提醒,木耳或银耳要先清洗干净后,再用干净的水和容器泡发或烹饪,一次量不要太大,泡发后及时食用。如果选择凉拌一定要先用开水漂烫,再适当添加大蒜、醋等。
还要强调的是,大家不要食用自己采摘的新鲜银耳或木耳。目前市面上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鲜木耳,市民在购买时要慎重。如果鲜木耳已有腐败迹象,比如发黏、流水、有异味等,千万不要购买和食用。最好买干制木耳,回家自己泡发,市场上已经泡发好的木耳因无法掌握其泡发时间,存在一定风险。
另外,谷类发酵的制品储存不当或时间太长都容易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加热后食用仍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建议一般购买当天食用完;自制的谷类发酵食品,不要使用发霉的玉米等原料,谷类浸泡时要勤换水,使用前闻一下有无异味,各种谷物粉贮藏时要通风防潮,保持卫生以防污染。
何丽娜 沈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