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卫芳来稿说,古村落里,有村民坐在房屋前赌博;在移民新村,有村妇把垃圾扔在村道上……笔者认为,这些村民的不文明行为与该村所荣获的“美丽乡村”称号极不协调。
其实,美丽乡村并不仅仅是房子刷白、庭院披红挂绿、村道硬化、路口安装路灯、摆放几只垃圾箱等“硬件”设施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软件”,即村民的文明素养要跟上。试想,游客来村里旅游,除了感受美丽乡村的环境美、生态美、房子新、河水清等外,还将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及村民素养。倘若游客看见村民随手乱扔乱倒垃圾、随地小便、光膀子四处乱窜,那么,“美丽乡村”形象势必会在游客心目中大打折扣,旅游兴致也会大减。长此以往,乡村旅游业也必定会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笔者建议,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村庄的整体布局进行合理规划,做到环境整洁、生态完好、河水清澈、配套设施齐全等,让人感受到美丽乡村的新、奇、特;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广大村民文明素养的培育,通过制订村规民约等形式,教育广大村民自觉养成不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习惯。如此,既做到村庄环境美、生态美、河水美,又做到村民素养高、讲文明、有公德,那么我们的乡村才无愧于“美丽乡村”的称号。
总之一句话,“美丽乡村”更需要“文明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