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忠
本报讯 又是一年“双夏”季。7月26日,记者在余姚三七市镇看到,一台台收割打捆一体机在田间忙碌,翻耕机、施肥机紧随其后,拖拉机往返于田头与加工中心,金黄色稻谷经传送带快速送入烘干中心。田螺山农机服务合作社理事长李小江说,得益于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管理,这片金色沃野一夜就变成绿意盎然的稻田。
受前期气候影响,我省今年的“双夏”比往年迟了约一周时间,给晚稻播种带来极大压力。宁波市农机部门充分发挥“机器换人”优势,积极做好农机具调度和服务保障工作,共组织4500多台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投入“双夏”作业。余姚市农机局干部孙权说,割、耕、种全程机械化,让该市7万亩连作晚稻提前完成种植。
为保证烘干机用的煤油供应,宁波市农机总站积极协调供油部门,并开展全市烘干机用油情况调查。自“双夏”以来,宁波农机服务热线已接受农民咨询及求助100多次。农机部门还组织了32个维修小分队,开展24小时巡回服务,已维修各类农机具1500多台次;组建“双夏”农机跨区作业接待站8个,跨区引进收割机200多台。宁波市农机化服务总站副站长严政表示,凭着全程机械化和全方位生产保障工作的助力,到7月31日,已圆满完成今年的“双夏”工作,进度快于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