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本报讯 才送“暴力梅”,又迎高温天,“台风季”紧随而来。我省出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可能性较大,现在起至10月,需重点关注台风影响、高温热浪、强对流天气这3类气象灾害。25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防指发布了权威信息,并要求各地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切实做好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在历时30天的梅雨期中,我省连遭7轮强降雨。出梅之后,浙江进入持续高温阶段。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下旬到9月,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高温天数全省平均大概有15-20天,极端最高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在 37℃-39℃之间,部分地区可达39℃以上。省气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目前情况看,出现全省性大范围、持续性气象干旱的可能性不大,但也要关注区域性干旱的可能性。
今年将有2-4个台风影响我省,其中有1-2个台风严重影响或登陆我省,强度偏强。浙江已多年没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和强台风正面袭击,按照历史灾害统计和发生规律分析,强台风正面袭击浙江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主要影响时段为8月中旬至9月。各地需密切关注台风强风暴雨及其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风暴潮等灾害。
近期还需关注强对流天气。我省是强对流天气易发高发的省份。预计夏季午后强对流天气可能会比较频繁,短时暴雨、雷雨大风、冰雹、雷电等致灾风险较高。
下一步,省防指将继续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目标,强化责任落实,突出重点防控,全力以赴抓好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