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消费

暑期培训,这些事项要注意

  暑假来临,各类培训班招生便火热起来,由于培训班存在问题引发的消费纠纷也凸显。对此,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课外教育培训班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参加暑期培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谨防培训虚假宣传。家长和学生们首先要了解培训班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特别要看清办学许可证上规定的办学地点、办学范围等内容是否与实际相符合,同时应对办学方的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综合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注意查看和分辨广告信息的内容,有些培训班喜欢打着名校、名师的名义进行宣传,家长们应注意核实情况,最好到授课地点实际查看一番。除了考察资质、师资、收费等事项外,对场地过于简陋、教具不齐全的培训班更应多留心。
  避免“免费试听”后的冲动缴费。广大家长和学生们要谨防“试听”噱头。许多培训班都以先“试听”再交费的方式来吸引家长和学生,一旦交了全费,再对教学质量不满意或孩子因故不能继续参加学习要求退费时,办学方则往往以已经试听为由拒绝退费。
  警惕“不满意则退款”噱头。投诉中发现,不少培训机构的“不满意则退款”承诺都是敷衍塞责,要么提各种条件,要么在各个部门间“踢皮球”,拖到时间超出承诺范围,消费者便投诉无门。
  谨慎签订协议。家长在为孩子办理培训班前应对培训班的教学时间、报名费、课时费、资料费以及退费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并签订相关协议。家长们应对协议内容仔细研读,特别是有关消费者权益方面及退费条款,应格外留意。
  一定要索要和查实消费凭证,保留证据。消费凭证是维权最重要的“砝码”。家长和学生在交费时应注意索要发票凭证,并注意查看拿到的收费单据是否为有效凭证,凭证上收费单位与实际办学单位是否相符,防止上了“黑培训班”的当。 洪敬谱 向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