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作响的学步车、透明可爱的游泳脖圈、各色图样的儿童床围……在有婴幼儿的家庭,这些育儿用品“出场率”很高。不过近三年来,儿童因窒息身亡的案例屡见报端。笔者调查发现,育儿用品消费中存在隐患,一方面商家不提示产品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家长也普遍存在侥幸心理。业内专家表示,一旦发现育儿用品存在隐患,应及时避免以免追悔莫及。
商家销售中无安全风险提示
“帮妈妈解放双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在某声称为英国品牌的婴儿用品淘宝网天猫店中,笔者看到,售价在100多元的婴儿学步车月销量超过4000笔。“安全”一词在其商品介绍页面中被反复提及,声称该产品配套安全脚垫、防滑安全带以及宝宝防摔枕等,并打出了“骨科医生推荐使用”的宣传语。仔细浏览销售学步车的多家网店可以发现,大多数网店没有标注安全警示。
儿童床围更是被很多育儿家庭视为“刚需”。笔者注意到,国内家庭常用的床围与被欧美儿科学会多次“点名”的婴儿床围并不是同一类产品。相比欧美家庭用于独立婴儿床的小床围,在电商平台月销量破万笔的此类床围均是用于成人1.5米至2米大床的,包含金属调节杆、金属固定管、安全锁扣带等多个部件,更像是床护栏。由于拼合面积更大,对床围的稳定度及与床垫的紧密贴合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笔者发现,在淘宝网天猫上销量前五的儿童床围介绍页中,都是仅强调自身产品的安全性,并无任何说明或提醒家长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商家说法自相矛盾
网上热销的育儿用品是否真的安全?这是家长最关心的。“今年1月,媒体报道,江苏省无锡市一婴儿带着学步车从手扶电梯上滚落,至今让人心有余悸。笔者也询问了多名网上商家,面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些网上热销的学步车是否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我们有配送学步车的脚垫和安全带,保证安全。”淘宝网上,某英国品牌学步车商家向笔者表示,将脚垫绑在学步车下方,孩子在上面踩着时车子不会移动。而所谓的“安全带”,则是将幼儿紧紧地绑在学步车上,以防摔倒时幼儿跌出。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个安全设计上,商家们的表述却出现直接冲突。有商家表示,自家售卖的学步车有刹车功能,可以减缓学步车速度。但另一商家却对笔者强调,国家安全标准要求不可以刹车,因为刹车会有侧翻的风险。
家长存在侥幸心理
“听说过床围的安全问题,但毕竟是个别事件,自家应该不会发生。”市民吴先生向笔者表示,无论是学步车导致幼儿滚下扶梯,或是床围引起的窒息问题,自己和妻子都听说过,“但多注意应该就没问题吧,选择质量好些的产品,小孩用的时候多留心一下,我觉得没那么可怕。”
笔者留意到,在网络商家不断声称选材优良、设计安全的床围中,也有家长投诉安全问题。“木板安装中上螺丝有点麻烦,安装后还是有点晃动,而且和我家木板床不太贴合,中间空隙挺大,就这么先用着吧。”一位家长在“酷某豆”品牌的淘宝网天猫店中评论道。另外一名家长也在该产品购买评价中表示,“用螺丝拧过后也是晃动非常厉害。”除固定性能外,有关床围布料的透气性,也是多家床围的安全投诉重点。
家长们对游泳脖圈的投诉,则集中在漏气、异味和卡脖问题上。“第二次用就漏气了,宝贝游着游着泳圈越来越扁,还有刺鼻的味道。”一名家长表示,买回淘宝网销量前三名的某品牌游泳脖圈后,发现有一股浓浓的臭胶味。此外,有家长表示,某热销的游泳脖圈存在卡脖子的问题,“扣子质量一般,容易磕到宝宝的皮肤,游完泳下来脖子一圈被勒出红印,看着挺心疼的。”
安全问题务必警惕
笔者注意到,近年来,学步车、游泳脖圈、儿童床围等热销育儿用品一直被不少专家“点名”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幼儿脖子很软,套脖圈容易伤害宝宝稚嫩的颈椎。加上脖圈的常见材质是塑料的,临床上也有见到宝宝对脖圈过敏或者脖圈摩擦过度导致皮炎的案例。此外,脖圈也容易压迫宝宝的气管。”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章蓉娅在微博上称,游泳脖圈最大的安全隐患还在于幼儿脖颈有颈动脉窦,若不小心被压到,可发生压力感受性反射,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严重者甚至休克。
此外,婴儿床围的安全性问题也值得关注。去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一则婴幼儿用床边围栏质量安全风险警示。在这则警示中,笔者看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50批次,经监测,38批次产品未标明床垫使用高度范围,可能导致围栏高度过低,存在跌落风险;48批次产品在结构安全中,孔洞缝隙存在婴幼儿头部陷入窒息的风险。市场监管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认为,该结果表明婴幼儿用床边围栏产品在围栏高度和结构安全方面存在较大风险。婴幼儿应在成人监护下慎重使用婴幼儿用床边围栏产品,确保安装牢固和间隙安全,确保床铺面与围栏顶部保持合理的安全高度,经常检查床与围栏结合处的安全间隙和牢固性。
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