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没有到来之前,这个世界上少有“免费”的东西,除非是公益和慈善。如果是免费,按照俗常商业对等规则,那你就不能要求对方更多,你就得丧失一部分权利。譬如我前段时间下载了一个免费的文字转换工具,结果这个软件捆绑了另外三个免费软件,一并安装进了我的电脑,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删除了其中的两个,另外一个显然是流氓软件,一直驻留在我的电脑中,只能以后格式化重装系统时删掉了。
当我们在为越来越多的“免费”感到欢欣时,事实上我们已经掉入了一个劣质的、被绑架的、可能付出更多的世界中。“羊毛出在羊身上”,做商业与做慈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一个免费产品,它的成本最终是不会有慈善家来埋单的,归结到底是要消费者来承担的,你选择了免费,你就得承受免费产品的一些坏毛病,而且你也不必对它说三道四,再说你也不好意思。
这个世界上的许多免费东西,其过程和结果包括它的运作模式大同小异。看看那些落马的官员,没有落马前,收着人家送的钱,开着人家送的车,与人家“提供”的年轻貌美的女人交往,好像一切都是免费的,事实上你手中的权力被这些免费的东西绑架了。你享受了这些,事实上你付出的代价更大、更昂贵。
如果你认同这是一个商业的社会,那么最好还是相信商业的对等和交换原则,否则,你看似赚到了,事实是亏了。
(摘自《羊城晚报》流沙/文2019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