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种植业

产前质量安全专项监测覆盖18个主产县

我省杨梅质量安全有底气

  □本报记者 程益新
  本报讯 “我们的杨梅在上市前15天就开始禁喷农药,通过15天的过渡期,可以保证上市的杨梅农药已经挥发,不用担心农药对人体造成危害。”近日,文成县双丰杨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邢新勇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还和街道签订了杨梅无公害生产承诺书,承诺如发现在禁喷期乱喷农药,会被强制落果销毁,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杨梅的质量安全。
  省农药管理站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省加强杨梅安全用药指导,派出技术服务小分队分赴宁波、台州、丽水、温州等地进行产前安全用药指导,了解杨梅病虫害发生及相应防治情况,同时结合各地政府关于产前杨梅用药要求和历年杨梅监测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安全用药建议,确保上市杨梅质量安全。
  为及时掌握杨梅质量安全状况,前段时间,我省启动了杨梅产前质量安全专项监测,范围覆盖全省18个杨梅主产县(市、区),共抽检东魁、荸荠、丁岙、水晶、深红等主要杨梅品种共60批次。为了从源头保障杨梅用药安全,我省还加快杨梅生产用药登记,解决“有药用”问题。截至目前,杨梅上已有包括乙基多杀菌素、噻嗪酮等12个农药产品获得登记,可用于防治杨梅果蝇、介壳虫、卷叶蛾、褐斑病、白腐病等5种主要病虫。
  下一步,我省还将继续加快杨梅用药登记进度,同步开展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研制,尽快满足杨梅生产基本用药需求,实现杨梅病虫防治“有药可用、有标可依”,切实保障杨梅质量安全,促进杨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