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是我国近代一位精于养生的气功名家,主要生活于清代。究竟活了多少岁,已无法考证。有关李青云的传奇故事很多,说他就是太平天国石达开手下的将领陈远昌,在大渡河一役,战败后改名李青云,乔装草药医生逃到开县等等。他长寿,又会武功,是著名的中医药学者。他曾根据古代养生老人圃翁的养生理论,总结出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本的“四字”养生法和“养生十诀”。
1.打坐 打坐是以坐的形式练功,达到吐故纳新,延年益寿。打坐是坐功中的一种,有平坐、跪坐、自然盘、单盘、双盘等。在打坐中动用调心、调息和调身的方法,达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延年益寿。
2.降心 古人所谓的心,即意念或意识之谓也,降心就是降低对一切事物的要求,对物质没有过分的要求;宽以待人,严于律己;遇事不钻牛角尖,遇到矛盾自动调节情绪,达到心理平衡。
3. 炼性 “养身在动,养心在静”,炼性就是在静中,不断检讨自己的不足,检讨自己的行为,磨练自己的性格,净化自己的灵魂。有的人,遇事只想自己,不为别人设想,火冒百丈,一触三跳,造成不该发生的事故,与事无补,对自己身体也无益。
4.超界 古有三界之说,即天界、地界、人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就是顺乎事物发展、顺其自然的最高境界,人于这种情况和超高境界中能不乐融融乎!
5.敬信 敬信就是敬师信道,尊师重教之谓也。修炼者,欲得真传,师者必须察真德行,审其根基,而有些人德行极差,稍有成就不认其师,或伪造另一资深的高师,沽名钓誉,此种人怎能修真入道!
6. 断缘 意即欲缘不接连,且坚决地断绝一切俗缘。张三丰就是断缘的典型范例。大明以来,太祖召之不得,成祖求之不能,朝廷屡诏未得三丰。最后他找一僻静山谷的悬崖洞穴,断尽一切俗缘而静修之,这一切都是为了集中精力,潜心参悟。
7. 收心 “神虑淡则气血和”是降心的要求。收心乃进一步的要求,在任何曲折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惟其心不动,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存慈悲之心,才能制止一切妄念,一切才能无限美好。
8.简事 只求与人为善,只求粗谷生活,把一切事情都简化了,人的思想也就净化了,静心、修真就会进步。人生最忌“贪”,一贪杂念就多了,那繁琐的事也就多不胜多了。
9.真观 道德经中讲:“常无欲以观其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真观,不能行之于笔墨,不能道之于口头,只有修炼到一定程度,悟之又悟,玄之又玄,缘分一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10. 泰定 可作完全无杂念解。人修炼到完全无杂念是比较难的,但能练到基本无杂念,有杂念产生就能控制的境界是可以做到的。正如古语所云:“道盛德充,人安国理,何忧无尧舜之寿耶”?
马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