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叶豆腐是一种营养、健康的绿色食品,含有丰富的果胶、粗蛋白和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柴叶豆腐多以民间制作、食用为主,工艺的不稳定和质量体系不健全造成了其货架期短,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运输与销售。该技术采用微波前处理等现代高新技术,研究建立了豆腐柴脱涩味、青草味等新型工艺;对柴叶豆腐胶凝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安全、绿色的物质替代传统的香灰或草木灰;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手段,建立了豆腐柴青汁速溶工艺,开发了形式多样的产品,产品中最大限度保持了原有的营养价值、色泽和风味,具有货架期长、易制作、携带方便等特点。
油茶种植和加工技术
油茶产业发展有两个技术瓶颈。一是油茶投产期长,需5-6年,管理成本高(除草、灌溉、肥培、修剪等),投产前无收入。该技术提供快速投产的大容器苗生产技术,在苗圃中培养4-5年生无纺布容器大苗,“大苗上山”第二年挂果,管理成本降低70%,土地利用率提高20倍。二是营养高保留油茶油生产技术。(1)符合国家食用油标准的“农家油茶油”生产技术。(2)采用“低温压榨、适度精炼”制油新工艺,生产普通油茶油,不同人群专用功能油(婴幼儿、月子、老人和“三高”人群专用)等高值化油茶油新产品。
稻田杀虫剂减量使用技术
田边的秕谷草和马唐等禾本科杂草作为高效的载体植物可为害虫天敌提供补充食物和越冬场所,从而保护并提高稻田中关键天敌的数量。该技术要点是在田边种植芝麻、波斯菊和三叶草等蜜源植物能显著增强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在明确诱虫植物香根草的诱虫特性和机制的基础上,提出田边(或路边)以4-5米株距种植香根草,可有效控制二化螟的危害。通过载体植物、蜜源植物和诱集植物等功能植物的合理布局和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集成了稻田重要害虫生态控制技术体系。通过实施该技术,稻田可减少杀虫剂使用量50-75%,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该技术被农业部列为农业主推技术和全国农技中心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在南方稻区推广。
覆盆子加工产品项目
覆盆子为药食同源物质,近两年发展非常迅速,价格下跌明显。筛选优良鲜食红果,开发红果加工品,研究干果功能活性并开发营养健康食品,对于延长覆盆子产业链,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农户的收益显得尤为必要。该技术项目介绍了淳安、丽水、武义等地以鲜食红果为导向的覆盆子优良鲜果的筛选;与优良鲜果相配套的减震贮运包装材料的应用;果汁、果酱等红果加工产品开发;干果营养健康研究进展等方面的情况。田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