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鄞州百丈街道划船社区联馨楼,有一块小黑板,自2003年起,退休教师徐恭备办起了墙门黑板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好人好事,播报社区近期重点工作,同时也分享养生健康知识……近日,笔者走进划船社区联馨楼时,正巧看见了正在出黑板报的徐恭备。
退休前,徐恭备从事教育工作,他曾当过小学老师、教导处主任、校长,大半辈子跟粉笔打交道的他,闲下来后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2003年“非典”时期,社区居民有些恐慌。身为墙门宣传信息员的徐恭备动起了脑筋:利用黑板报来宣传一些预防非典的知识,没准能减少大家的不安。让他没想到的是,黑板报刊出后,受到左邻右舍的好评。就这样,徐恭备再度和黑板、粉笔打起了交道,这一坚持就是16年。开始办墙门黑板报后,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个月的8日、18日、28日都要更新一期。
这些年,为了充实黑板报内容,徐恭备自费订了10余份报纸,每天他都会花上2个小时看报纸,了解新闻,关注党的方针政策,然后把认为有用的素材剪下来备用。出黑板报时,对这些素材进行选择,誊抄到黑板报上。
16年来,徐恭备没有“爽约”过一期,即使其中有两年为了照顾孙子,他和老伴搬家去了鄞江,但每到黑板报需更新时,他都会坐车赶过来,出完黑板报后,再坐车回去。
为了记录黑板报的精彩内容,从2010年起,邻居张兴龙将黑板报的每期内容拍摄下来,打印后收集成册。
翻开一本本厚厚的黑板报照片册,每期内容都清晰地展现在面前。笔者发现,这些年黑板报有两大块内容占比较高,一是养生小常识。徐恭备说:“我知道老年人想要什么。现在年轻人都忙,老年人平时很空虚,所以多写点生活常识,大家都喜欢看。”
另一块内容是报道身边的好人好事,让大家有一种“住在社区,关心社区,热爱社区”的好感。所以,小小黑板报还成了社区“微公益”的新阵地。
划船社区作为宁波市最早试点垃圾分类的社区,从2013年开始,社区就开始从各个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徐恭备不仅把报纸上所有关于划船社区垃圾分类的报道收集起来,还经常选取其中一些具有重大进展的事件刊登在黑板报上。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垃圾分类也确实成了划船社区的常态。
不仅如此,“五水共治”、节能减排、文明遛狗等“微公益”宣传也是黑板报的“常客”。
卢霞 金灵 陈葛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