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17日,来自中国、俄罗斯、肯尼亚、土耳其和美国等世界主要产茶国、消费国的茶叶官员、行业组织代表、业界专家和企业家等500余人在杭州参加“西湖论茶”——第三届中国茶业国际高峰论坛,共议推动茶产业“共享共赢”之策,倡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更加广泛、更高层次的茶产业合作平台。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在发言中表示,茶叶已成为各国合作的纽带,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共同创新合作方式,探索更多务实举措,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世界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次论坛以“茶无国界 共享共赢”为主题,与会嘉宾从文化交流、市场协作、标准融合、大数据应用等角度,分享推动世界茶产业交流互鉴、合作发展的思路和观点,一致认为,要积极推动茶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世界茶产业发展动能,在科技、市场等方面开展务实协作,共同做大全球茶叶市场。
会上发布了“第二期中国茶产业杭州指数”,除发布茶青和产地批发市场干茶的价格指数和交易活跃度指数外,还首次发布了茶农成本收益指数。指数显示,在特定报告期内,全国茶青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88%,全国干茶批发价格指数同比上涨9.95%;茶青交易活跃度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干茶批发交易活跃度指数整体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至4月中旬,94个仅销售茶青的样本农户(以名优绿茶产区为主)的收益成本比为1.24。
本期“杭州指数”新增了安吉、开化、巴东等3个茶叶主产县的数据,增加了初制加工厂和批发市场经营户数据采集点,完善了茶叶分类标准体系,并首次启动了茶农成本收益指数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