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又名钙化醇,是一类类固醇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维生素D
2
(麦角钙化
醇)及维生素D
3
(胆钙化醇)。维生素D主要有促进肠道钙吸收,维持正常的血清钙浓度,调节神经肌肉和细胞的功能。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少儿佝偻病和成年人软骨病。
人体80%-90%的维生素D由7-脱氢胆固醇在皮肤经紫外线照射产生,那么,哪些人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呢?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维生素D对骨骼生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维生素D需求量较高,易引起维生素D缺乏。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此类人群易缺乏维生素D,因此需适量补充。
65岁及以上老年人。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原因包括摄食减少或机体生理状况改变。
肤色较深人群。研究发现,产生同量维生素D,肤色较深者所需光照时间明显长于肤色较浅者。
饮食无规律者。此类人群易发生营养不均衡的状况,造成每天必须的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因此需适当补充。
夜间工作者。此类人群缺乏足够光照,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需额外补充。
通常来讲,一个人每天总共应该摄入10微克或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但不是说这些维生素D全部都靠补充剂来补充,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物中也会含有或多或少的维生素D。没有特殊情况时,不建议服用过多的维生素D。阳光照射在皮肤上,身体就会产生维生素D,这部分维生素D占身体维生素D供给的90%。每天手脚露出30厘米,在阳光下晒30分钟,就可以有效防止维生素D的缺乏。
我国制定维生素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微克,过量服用维生素D可引起维生素D中毒。维生素D中毒可表现为厌食、便秘、呕吐、头痛、烦渴多尿、肌张力下降、心率快而失常等。尤其要注意,婴儿最容易发生维生素D中毒。选择天然的蔬菜、水果,按照膳食宝塔推荐的量来吃,才是补充维生素的最佳选择。
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