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建超
浦江被列为全省首批3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作为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门,如何履行好职能,当好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助手,发挥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作用,成为新的重要使命。笔者认为,农业农村部门必须站在战略至高点,用长远眼光眺望未来,以奔跑姿态着眼当前,以战斗心态突破发展瓶颈,全力做好农业农村工作。
以改革为引领,让乡村资源要素活起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激活各类要素,特别是激活“钱、地、人”等要素,为乡村振兴提供要素保障。
一是突破框框,解决“钱”的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用好财政、金融和社会“三块钱”,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在用好财政“钱”上,要围绕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采取集中整合项目资金,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支持深化农业“两区”建设,实施浦江盆地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西北山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的提升改造,打造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内创建5个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培育壮大80个以上农业绿色发展先行主体,在2020年率先完成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创建。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农村,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区和乡村产业兴旺示范区建设。全面激活社会资本,用好用活农业产业融资风险保障金试点政策,撬动更多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产业发展。
二是打破藩篱,解决“地”的问题。要在盘活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三块地”上下更大功夫,着力释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红利。在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经营权赋权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基础上,推进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落实好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建立农户、村集体、经营主体利益共同体。通过改革机制的实施和完善,让农业产业主体拎包生产,无忧发展。
三是打破瓶颈,解决“人”的问题。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切实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要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人员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三类人”上下更大功夫。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培训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强化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现代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机制,激励农业科技人员离岗领办企业、允许兼职兼薪,把有志于农业的各类人才聚起来、留下来,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共同发展。
通过破解“人”“钱”“地”这些要素制约,引导各乡镇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为培育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营造良好环境。
以服务促发展,让富民产业效益高起来
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县和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为载体,推进高效农业发展。
一是做强葡萄产业。扎实推进精品绿色葡萄示范县建设,把葡萄产业做强做大,使之成为浦江的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在去年取得10亿元产值的基础上,今年产值争取达到11亿元,力争浦江葡萄进入“全国十大地方水果品牌”行列。
二是做大蔬菜产业。高山蔬菜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三分六统”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一个中心,两个示范点”即杭坪镇眷心农业育苗中心、寺坪和大塘两个高山蔬菜专业村为建设重点,创建杭坪高山蔬菜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辐射带动全县山地蔬菜产业联合体建设。新创建示范基地3个,新建专业村2个、千亩蔬菜基地1个,山地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95万亩,产值达1.51亿元。
三是做精特色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乡村振兴工作思路,通过深入调研,挖掘培育本地优势产业,着力做好产业发展定位,补齐产业兴旺这块短板。重点提升发展葡萄、猕猴桃、蓝莓、茶叶、香榧、黄桃、桃形李、宣莲等乡愁农业;做大豆腐皮、一根面、番薯片、灰汤粽、粉面、火腿咸肉、冻米糖等乡愁美味;推动淘宝、京东、村邮乐购、丰收驿站等多主体进驻乡村,提升、扩大农村电商服务站点,促进乡村电商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民宿农家乐品质,以等级评定为抓手,全面推动经营理念、装修品位、起居用品、特色美食的提档升级;做好“民宿(农家乐)+”乡旅文章,扩大服务半径,丰富活动项目,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
四是做大智慧农业。加大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以农田智能监测、养殖环境监测、设施园艺精细管理、精准控制为重点,系统推进智慧农机、智慧畜牧、智慧植保,全力打造数字乡村。建立县级乡村旅游智慧平台,实现村游路线、村游美食、村游农副产品等信息化。改变乡村支付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服务优势,全面升级涵盖景区购票、民宿、交通等各环节在内的移动支付受理功能,满足游客“线上支付”需求。通过不拘一格的发展方式,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党建为抓手,让“三农”工作队伍强起来
一是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朋友,主战场是农村,引领者是各级党组织。而农业农村部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既要明确定位,又要体现担当,必须把党对乡村振兴的领导贯穿始终,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聚焦生态环境、基层治理、乡风文明、社会稳定,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础。聚力资源整合盘活、营商环境优化、“消薄”强村,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聚力民生保障、利益联结、就业创业,全面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实施“头雁工程”,培养选拔政治强、能带富、善治理的村党组织带头人,把“头雁工程”作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执政基础。实施“红领新青年工程”,加强人才储备。实施“红动乡村工程”,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二是以抓队伍提升服务质量。充分融合执法、管理、服务三支队伍,让最硬、最铁的农业执法队伍战斗在农业违法案件的处置上,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让最亲、最近的农业管理团队奔跑在农业农村一线,为农民朋友解忧;让最柔、最软的农技推广队伍服务于田间地头,为农民朋友济困。建立技术指导员、产品销售员、社会事务服务员队伍,先行在葡萄、蔬菜等主导产业上开展“三员三服务”活动,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推介、日常事务管理等服务。在每个申报争创乡村振兴示范村,除“4+2”服务团队外,建立产业经纪人和服务团队,开展一对一服务活动。
通过强化担当和作为,全面提升浦江农业农村工作管理服务水平。至2020年底,全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街道)10个,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行政村占比达到60%,乡村振兴达标村实现全覆盖,完成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县验收工作。
作者系浦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