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节食、不锻炼、光靠一粒减肥药就能瘦下来,是不少人的梦想。打开淘宝、微信朋友圈,随便一搜,各种减肥药广告五花八门,减肥前后的宣传对比图也抓人眼球,但这些网红减肥药真的靠谱吗?
近日,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检察院就对通过互联网生产、销售含有违禁成分减肥药的侯某等12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向上虞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2017年,侯某在网上看到有人制作减肥胶囊发财的帖子,便决定效仿网上的方法大赚一笔。他从网上买来加工减肥药所需的辅料和西布曲明后,根据网上学来的配方,按照比例将辅料跟西布曲明混合在一起,再装到塑料袋中密封,手摇20分钟搅拌均匀后分装在空胶囊壳内。
减肥胶囊制作完成后,侯某便将胶囊放到网上销售。自2017年11月以来,侯某以每粒0.65元、0.55元的价格,卖给广州的曾某、黄某夫妇等人共计30余万粒,销售金额近20万元。
曾某、黄某夫妇在搭上侯某这条“生产线”后,为促进销售,从网上购入大量塑料瓶、标签纸,并制作了说明书,将从侯某处购入的散装减肥药进行再包装,这些“三无”减肥药摇身一变,成为了网店中的“网红”“正品”减肥药。之后,曾某、黄某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广泛发展下线,将上述减肥药销售给了蒲某等多名下线,供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涉案减肥胶囊30余万粒,涉及被害人上千名。
上虞区人民检察院在收到公安机关移送的侯某等12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后经审查认为,涉案减肥药属于保健食品,在减肥药中检出的西布曲明等成分属于《保健食品中可能非法添加的物质名单》上的物质,属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侯某生产、销售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曾某、黄某等11人销售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分别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遂于2019年4月23日向上虞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通过作用于神经中枢抑制人的食欲,使人胃部的饱胀感增强,食欲下降,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但服用该药物后轻则出现口干、口臭、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重则出现内分泌失调、消化系统紊乱、思维异常及其他诸多不良反应,长期食用会增加患中风、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为其副作用明显,我国已于2010年10月宣布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