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科学课让孩子养蚕并观察

家长苦恼

  小学科学课有一项让孩子们养蚕并观察其一生成长的课程,孩子们的乐趣不少,但是家长们的烦恼也接踵而来。
  为找桑叶全家总动员
“他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养蚕了!”儿子在成都泡桐树小学西区读四年级的曼曼(化名)告诉笔者,“我家小区的孩子很多都会养蚕,儿子两年前看到小区比他高一级的好朋友养蚕,他就缠着我要养蚕。”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曼曼从网络上买来蚕宝宝,“那时候为了找桑叶真是全家总动员。”
  去年,读三年级的儿子有了学习任务,“老师给了蚕蛋和桑叶,要求孩子们观察蚕宝宝的一生,我记得当时交了几十元钱,老师每周都会发一些桑叶。”
  蚕宝宝最早就是些小黑点,随时需要给它们换上新鲜的桑叶。”曼曼回忆说,“我记得有一年留的6个蚕茧,生下来密密麻麻的一片,虽然学校老师发了桑叶,但那么多宝宝根本不够吃,于是中途送了很多给其他小朋友,最后养活了40多只。”想起去年春天,曼曼摇头苦笑说,“孩子只是偶尔看看,喂养的任务都是大人帮忙完成的。无论如何今年都不养了。”
  妈妈看到虫子头皮发麻
  “我看到那东西都怕!”家住双丰西路的李女士女儿芮芮(化名)也在读四年级,“科学老师让孩子养蚕,但我最怕养蚕。”李女士告诉笔者,“我有轻微的密集恐惧症,看到密密麻麻的幼蚕就怕得要命,但为了孩子还是生生地接受了它们。”
  值得一提的是,李女士家所在的小区种植了一颗桑树,“桑叶一长出来,很快就会被大家采摘完。”她笑言,“感觉家长们每次去摘桑叶都恨不得把叶子都摘光,去年春天,我还帮不少芮芮班上的同学摘了桑叶。”李女士感叹说,“我们算是幸运的,大多家长都是一叶难找啊!”
  家住东三环的王女士和李女士一样,对蚕宝宝很头痛,“我看到虫子就头皮发麻,尤其是那些软体动物,简直让人毛骨悚然。”但是为了女儿的课业,王女士去年还是用鞋盒为孩子养了蚕宝宝,“自从这盒子放在阳台上后,我连衣服都尽量少洗了,因为不想去阳台晾。”因此,王女士的婆婆承担了养蚕的主要任务,“每天找桑叶、洗桑叶、晾桑叶。”她特别提到说,蚕在结茧前进食非常快,“两三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婆婆半夜都要起来喂桑叶。”
  淘宝商家一斤桑叶卖9元
  笔者调查发现,成都一些公园种植有桑树,例如清水河公园、苏坡公园,还有一些小区有种植桑树,但是每年春天,仍然有不少家长一叶难求。
  此外,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也有售桑叶,一家网络商铺售卖500克一份的桑叶,售价8.99元,月销量超过3万笔。店主表示,桑叶是当天采摘当天发货,不过有买家表示,“5天左右才能收到货。”
  那么在网络上购买来的桑叶一次用不完如何保存呢?店家透露说,“桑叶收到后先摊开散热5-10分钟,然后装回保鲜袋放到冰箱的保鲜层。”“如果收到的叶子有些干的话,可以洒点水再放冰箱。”店家表示,一般情况下桑叶可以保存20天左右。他提醒说,“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桑叶一定要先在室温下放置30分钟左右再喂食,以免蚕宝宝吃了拉肚子。”此外,如果叶子表面有水汽,也需要先擦净后再喂食。
  笔者还发现,电商平台还售卖幼蚕,一家售卖“学生养蚕套装”的店铺,大号饲养箱、桑叶、活蚕卵的组合套装售价59元,里面包含蚕卵孵化盒、蚕沙清理网、彩色蚕喷剂、放大镜等工具。其月销量达200多笔。
养蚕是为培养孩子观察学习的能力
  为什么科学课要求孩子们养蚕、观察蚕的一生呢?担任小学教师10年有余的刘老师坦言,“这堂课的本意是要孩子们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培养爱护生命的道德观念以及观察学习的能力。”蚕的一生就是一个完全改变形态的过程,总周期大约是40天,“所以用蚕来讲昆虫变态的四个过程是比较合适的。”刘老师表示。
  虽然认为养蚕对孩子是有一定意义的,但刘老师也表示,“现在城市中桑叶难寻,强制要求家长养蚕的确没有太大必要。”他坦言,“有些学校在要求养蚕的同时,会提供蚕卵和桑叶,甚至会提供一些相关工具,这种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孩子一开始是欢喜的,看到蚕宝宝一天天长大,也会很兴奋,了解生命从生到灭的一个过程。”曼曼告诉笔者,“但是养蚕的过程也是很折磨家长的。”在她看来,“值不值得,就要看家长有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了。”
  (据中国经济网 冯浕 /文2019年4月16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