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曜清
本报讯 素有“金平湖”美誉的平湖,近年来以“建设大花园、融入大湾区”为主题,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风貌美、人文美、产业美、发展美”的“四美”升级版美丽乡村,成效斐然。
“出门一支橹,路在水上铺。”近日,记者来到了该市林埭镇徐家埭村,只见湖塘碧波荡漾,岸边绿树成荫,特色村居粉墙黛瓦,别有一番江南水韵美。村支书刘建群告诉记者,几年前可完全不是这个模样,那时的徐家埭是平湖有名的养猪鸭大村,人畜混杂……“就是村里人都要捂着鼻子出家门”。
近几年来,村里整合专项资金2700多万元,持续推进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配套建设河滨绿道,改善河岸绿化。大量的猪舍鸭棚也进行了彻底改造,有一间猪舍还被大学生创客张天伦改建成“者舍”工作室。“正是徐家埭的秀美风光吸引了我。”张天伦说。
如今的徐家埭村,成了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嘉兴市“十大美丽村落”,是3A级景区村庄。
徐家埭是平湖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早在2016年,平湖就整合10亿元资金,启动实施了“金平湖·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三年行动。到目前,已成功创建11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和4个3A级景区村庄,2个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广陈镇山塘村,和上海金山区廊下镇山塘村隔河相望,被称为南北山塘。北山塘在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上,早些年都优于平湖的南山塘。面对差距,南山塘人下狠心决心后来居上。“把临沪门户村的地理优势,转化为打造美丽乡村的强劲动力。”村支书金建东告诉记者。
2016年起,南山塘启动了以古镇为中心80万平方米区域的开发建设,打造“临沪山塘”特色小城镇。先后建成了半亩方塘公园、村民广场等,实施老街改造、民居整治、道路河流提升工程,全面提升了山塘古镇形象……
南北山塘还组建了联合党支部,由两位村支书分别担任“轮值书记。”“打破了行政壁垒,实现了两村的资源、人力、智力共享,形成南北合作共建。”金建东说,通过两地产业融合,形成助推乡村发展持续动力。如今,来自上海的多家农业科技、旅游开发企业,已进驻南山塘。产业振兴推动着村庄建设,进而带动了旅游服务业发展。去年4月,5000余人汇聚这个浙沪边界村,参加跨省乡村半程马拉松赛。
平湖还通过创新“农业+旅游”“农业+文化”等模式,加快美丽风景向美丽经济转化,创意开发了3条美丽乡村风情线:集农业生态休闲、快乐骑行健身、地方文化体验为一体的“七彩水乡”风景线;以“水墨江南情”为主题的平湖北部“乐郊养生”风景线;通过景村合作、产业联合、区域联动等,打造了“合作之源”风景线,去年实现农旅营业收入5.05亿元。
平湖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平湖在加快建设项目推进的同时,聚焦美丽经济,持续深化产业和乡村融合,以优质项目助推业态提升,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