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养生

皇甫谧开创针灸医学新时代

  皇甫谧,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人,东汉魏晋时期著名的学者,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史学、天文、针灸学等领域颇有建树。在针灸学史上,其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
家道衰落 发愤读书
  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但后来家道衰落,过继给叔父,在战乱中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在这样残酷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铸就了皇甫谧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成年后,他发愤读书,名声渐起,有人劝他修名广交,他认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作《玄守论》,提出了“贫者士之常,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富贵扰神耗精者乎!”的观点,表达了他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思想。
累诏不仕 专心著作
  皇甫谧不趋炎附势,专心著述为务;二十六岁时,以汉前纪年残缺,遂博案经传,旁采百家,著《帝王世纪》《年历》等;四十二岁前后得风痹症,悉心攻读医学,开始撰集《针灸甲乙经》;四十六岁时已成名声鹤起的学者,作《释劝论》,仍耽玩典籍,时人谓之书淫;其间魏相司马昭曾先后六次下诏敦逼,上疏自称草莽臣,仍不仕;五十三岁时,自表就帝借书,武帝送书一车;六十八岁时《黄帝针灸甲乙经》刊发经世后,皇甫谧在张鳌坡去世,享年68岁。
医学巨著 针灸鼻祖
  皇甫谧编著的《黄帝针灸甲乙经》,共10卷128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该书是在总结、吸收《黄帝·内经》《素问》《针经》《明堂纪实针灸治要》等古典医学著作精华的基础上,对针灸穴位进行科学的归类整理,收录穴名349个,比《黄帝·内经》多出了189个,明确了穴位的归经和部位,统一穴位名称,区分了正名与别名,介绍了针灸与上百种病症的治疗关系,开创了针灸医学新时代,后世称皇甫谧为“针灸鼻祖”。
  现在的针灸医学不但在国内得到飞速发展,并且已经风靡世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批准,把针灸列为治疗专项,且受到人们的欢迎。由此看来,皇甫谧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与孔子齐名于世界文化史的历史名人。
马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