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水产养殖新技术:纳米管增氧,效益增一倍

  水体增氧技术一直以来是困扰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水体的含氧量无法有效提高,导致水产养殖陷入发展瓶颈。近日,岱山县两家南美白对虾养殖企业率先采用纳米管增氧技术。这一新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水体含养量不足的难题,亩均产值有望取得较大突破。
  日前,笔者来到恒舟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南美白对虾大棚养殖区,工作人员正将部分虾苗移养到经过技术改造的新大棚内。与未经改造的大棚相比,新大棚内水体明显更为清澈,氧气泡沫更为均匀。
  据介绍,纳米管增氧技术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对流,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加快对工厂化养殖塘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养殖塘底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改善了养殖塘水质,减少养殖病害。同时进一步扩大增氧范围,均匀溶氧分布,增加养殖塘水体溶解氧含量,减少废水排放。采用纳米管增氧技术的养殖塘,南美白对虾进食期水中的溶解氧值从原来3.2毫克/升左右增加到5毫克/升左右,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密度从原来16-18万尾/亩,增加到28-30万尾/亩,产量从原来每亩1500-2000千 克 , 增 加 到3000-4000千克,养殖效益增加一倍以上。
  据介绍,纳米管增氧技术不仅提质增效功能明显,而且一个养殖大棚的改造费用只在一万元左右,改造成本相对低廉。下一步,岱山县渔业主管部门将根据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在全县范围内对纳米管增氧技术进行推广。
金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