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完稻谷后可以种两茬蔬菜,稻田一年到头都没有闲。”提到“稻蔬轮作”技术,庆元县屏都街道履丰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迂新高兴地说。
据了解,夏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近8年,有7个社员,100多亩地,采用“水稻+蔬菜”的水旱轮作种植模式。“每次插秧后,粮站与合作社便提前下了订单,收割后的所有稻谷都由粮站收购。”范迂新算了一笔账,40多亩水稻,生产稻谷600公斤,总收入可达到6万元左右。水稻收割后种植30亩马铃薯,产量1000多公斤,总收入8万元左右。
马铃薯采收完后,合作社会种植黄豆,等黄豆也收获后,又到了4月种植水稻的时节,这样就能实现一年3茬的“稻蔬轮作”。除了“稻-土豆-黄豆”轮作,合作社还种有青菜、花菜、萝卜等蔬菜。合理布局种植作物,利用冬闲农田,一年365天,做到田不闲人不闲,让农田增产、农民增收。
范迂新介绍,水稻与马铃薯、黄豆轮作,无地蛆,可使马铃薯表皮光滑,品质优良,不但能为水田松土,而且根茎还田后可为春季的水稻增肥,减少了化肥投入,又保持土壤肥力。“稻蔬轮作”后,蔬菜收获后的菜叶和稻谷收获后的秸秆都继续留在地里,用作肥料,有利于提升蔬菜和水稻的产量及品质。
“‘稻蔬轮作’模式效益很好,去年合作社社员平均有近10万元收入。”范迂新说。
吴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