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凌紫 通讯员 甘辉
本报讯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首批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名单,浙江午潮山森林资源培育基地成功入选。这是我省首个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
午潮山基地经过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几代林业科技工作者的成果积累,在珍贵树种选育、优异花木培育、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森林生态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基地收集保存榉树、楠木等珍贵树种质资源479份,营建了种质资源库、种子园、采穗圃,掌握了轻基质容器育苗和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筛选出优良无性系41个;收集保存枫香、樱花、紫薇和马银花等种质资源1507份,优异种质35个,建立了种质资源库,研发出无性繁殖技术体系。拥有审定(授权)新品种5个、良种4个,授权发明专利9项。开展了极小种群物种的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人工扩繁和迁地保护等技术研究,营建了60多个异地保护基地,开展了14种极小种群植物的迁地保护示范点建设;支撑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为我省珍贵彩色森林建设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据了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是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首批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共50个,覆盖全国林业重点典型区域。主要开展林草和濒危野生动植物遗传与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利用,林草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育种,森林培育与经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自然保护地和物种保护,森林草原灾害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利用、成果示范推广、科学普及教育,以及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