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林业

建设产业园 举办花博会

我省兰花产业进入规模化生产

  •   □本报记者 杨凌紫 文/摄
      本报讯 近日,在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举办的“2019华东地区兰花博览会”上,兰友们在一睹华东地区名贵兰花精品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我省兰花产业的勃勃生机。“随着兰花市场信息公开、线上线下交易繁荣等,我省兰花产业发展更加稳健。”展会现场,记者遇到省兰花协会秘书长陈小中,他如是说道。
      我省是中国传统产兰区,兰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别是春兰,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兰花产业发达,品种资源丰富,是全国最集中的春兰集散地。此次展会,我省兰花种植大户、企业选送了1000余盆新老品种兰花,包括“飞天凤凰”“春兰无求梅”“集韵”“暨阳珍珠”等。
      据了解,目前,我省拥有的春兰品种数和苗数皆居全国前列,一株苗价格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过去,‘芝兰生深谷,无人亦自芳’,兰花以民间个人种植、收藏为主。”陈小中说,近年来,我省兰花规模化生产大户不断涌现,“种植面积也从几亩扩大到几十亩甚至上百亩。绍兴漓渚、杭州建德、台州临海等已形成兰花集中产区,建起了产业园。”兰花这一具有特殊价值和功能的商品逐步走出“深宅大院”,进入千家万户。
      随着兰花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线上线下交易繁荣,供应商、供应量大大增加,加之市场交易透明、规范,原来的天价兰花走下了神坛。“2006年,‘熊猫蕊蝶’一根苗售价约50万元。”柯桥区漓渚镇兰农钱建法回忆,2004年兰市开始疯狂,2006年到达顶峰,此后经过市场洗礼,如今的兰市已恢复平静。“我现在有100亩种植基地,品种约600种,销往北京、辽宁、天津等地。”钱建法认为,兰花产业化大面积种植已成趋势。“去年,春兰价格开始逐步回升,价格平稳,乱叫价现象已大大减少。”陈小中介绍,为促进兰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省成立了兰花协会,开展兰花产业化各项工作。指导各地兰花产业发展,参与建德兰花产业园、兰溪兰花村等规划;通过连续举办兰花博览会,搭建展示展销平台;主办《国兰》杂志,发布兰花指导价,稳定交易市场;搭载“互联网+”,建立兰友微信群、QQ群,根据兰友不同需求,进行指导和服务。
    兰友们在兰花博览会上欣赏名贵兰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