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池塘鱼类养殖早春管理技术看这里

  早春时节,随着气温升高,鱼类活动能力增强,池塘各项水质指标也随着天气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最近持续的阴雨天气,给池塘鱼类养殖带来了不少影响,不少池塘的水体负载量增大,各项水质指标不稳定,鱼类发生病害的隐患加大,发病几率增加。针对当前的天气状况,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就如何加强春季成鱼养殖管理,提出几点技术措施。
  一要保持良好水质。加强池塘水质培养,保持水质一定的肥度,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池塘水位较高的,从底层抽水降低水位;水质较差的适当换水,或投放培藻剂和有益微生物制剂。从水温回升初期开始,每天要开启增氧设施,使水体溶氧量维持较高水平,氨氮、亚硝酸含量维持较低水平。
  二要提前开食、投饲均衡。可适当提早开食时间,投饲量要缓慢增加,食场范围要大一些,一次性投喂量不能太多。饲料中适量添加维生素、免疫增强剂,增强鱼体抗病能力。
  三要预防病虫害发生。大多数池塘没有进行过冬季干塘、清塘处理,池塘里寄生虫孢子都潜伏在池塘底部,随着温度升高,会发育成幼虫寄生于鱼体,影响鱼类生长发育。在未出现病症时,用碘制剂全池消毒进行预防;如发生病害,应尽快确诊,用治疗水霉病药物和消毒剂交替全池泼洒治疗。3月中下旬,要做好寄生虫病的药物预防工作。
  四要开启池塘增氧机。春季,鱼类活动量逐渐增加,会消耗大量溶氧,这时池塘里浮游植物尚未达到一定量,池塘里的溶氧不能维持鱼类的活动需求,在投喂饲料之前须开启增养机,减少鱼类吃食后出现拱头的现象。开启增氧机时,须做到“三开三不开”,即喂食前开,零晨开,雾天开;晴天上午不开,喂食1小时后不开,傍晚不开。
  五要加强“跑道鱼”养殖管理。杜绝人群、车辆等惊扰鱼群,保持池塘良好的水质,维持一定肥度,推水应缓慢。捕鱼时操作快捷柔和,防止鱼体受伤。如发现鱼体受伤,可用碘制剂浸泡消毒1小时,浸泡时停止推水,开启底增氧设施。 沈乃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