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委副书记吕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启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征程。去年,建德市完成农业总产值53.12亿元、农业增加值34.29亿元,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农业绿色发展先进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增幅高于城镇居民。85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和年经营收入5万元以下村全部实现“摘帽”,提前完成年度“消薄”任务。2019年,建德将突出5个重点,补齐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等短板,加快推进全域乡村振兴。
突出“促转型”,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向农业农村,发展品牌、休闲、生态、智慧和安全农业,致力实现“青山变金山、农村变景区、产品变礼品、空气变人气、农房变客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壮大特色高效农业,生产市场认可度高的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打造建德草莓、建德苞茶等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创出能推得出去、叫得响亮的建德农产品“金名片”、好口碑。
突出“优环境”,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深入践行“两山”理念,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把全市农村作为一个大景区、大花园来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护好美丽乡村底色,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打造一批具有乡土气息、建德特色、江南韵味的浙派民居,美化、亮化示范村、特色村、精品村、精品线,突出乡村特有形态;优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强化长效管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居住安全。实现乡村从“一处美”到“全域美”,让农村成为吸引人、留住人的地方。
突出“塑文明”,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水平。乡村的魅力更体现在文化的特色。要全面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个乡村,让良好家风家教滋润每个家庭。注重培育“好家风信用贷”“道德银行”等载体,弘扬文明风尚;注重传承千年严州文化和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守护乡村文脉;注重整合村级民俗文化,做强文化阵地。
突出“强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发挥各类人才、乡贤等群体的作用,自治为基化解矛盾、法治为本定纷止争、德治为先春风化雨,完善“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善治模式。紧扣村级小微权力事项运行、监督、问责等关键环节,完善清单内容、规范运行流程、强化监督检查、严肃追责问责。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到村一级,简化村民办事程序,提高为民服务效率,实现一般事务不出村。
突出“增效益”,提升农民美好生活水平。引导农民采取农村产权入股、租赁、托管等方式,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拓宽增收渠道。狠抓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创业服务,完善创业补贴,深化乡村振兴特派员、第一书记等工作,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财政兜底等方式,实行精准帮扶,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盘活好农村闲置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统筹好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完善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