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军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举国瞩目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正在北京举行。我省的代表、委员们肩负着浙江人民的重托和期待,在这个春天相聚北京,共商国是。
记者在“两会”开幕前夕的采访中发现,乡村振兴是代表委员们的重要关注点。他们胸怀家国,情系“三农”,牢记使命,依法履职。在赴京前就做足了准备,围绕渔业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和土地、人才等“三农”热点进行了深入调研,拟提案、献良策,积极发出浙江“三农”好声音。“我原来就是‘渔老大’,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那一刻起,我就下决心要多为渔民兄弟说话,做渔民兄弟的代言人。”2月28日,全国人大代表、舟山岱山抲鱼人渔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永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去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渔业管理改革的建议》《关于推广浙江做法 取缔涉渔“三无”船舶的建议》等,积极为渔业可持续发展鼓与呼,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办理答复。今年的“两会”上,他准备了《关于加强渔船管理 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建议》《关于舟山加快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的建议》等。“我将继续认真履职尽责,发出渔民的声音,帮助广大渔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努力当一名群众信赖的人大代表。”夏永祥说。
近年来,我省一些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农村的土地被大量征用开发,但村级集体收入后继乏力。为了破解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难题,全国人大代表、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棠棣村党总支书记刘建明经过走访调查,准备了《关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建议》。“我建议转移部分工业用地使用费给农村。这样,既可以使村级集体经济获得稳定的收益,也可以促进农村发展工业经济,对振兴乡村产业大有裨益。”刘建明说。此外,他还准备了关于“共享经济”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和重视果蔬农药残留安全问题等的建议,希望国家对“三农”发展继续出台更多指导性、优惠性政策。
乡村振兴,人才为本。平阳县鳌江镇联南村地处山区,因为外出务工、创业人员较多,留在村里的大多是老人、孩子和妇女。“不少乡村和联南村一样,面临乡村人才短缺的实情。乡村振兴需要一批有名望、有经验、有号召力的乡贤回家乡,投入到乡村建设中去,这样乡村才会振兴。”全国人大代表、联南村村主任陈爱珠说。为此,她今年提了关于加强乡村人才振兴、促进乡贤回村方面的建议。“希望有更多乡贤能回归乡村,助力乡村真正实现振兴。”
开展农村土地整治,是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要素,加强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目前,我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已取得显著成效。”全国人大代表、嘉善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军说,这次全国“两会”,他准备了4个涉农建议,在《关于大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中,他建议相关部门结合我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先行先试经验,出台全国性的意见,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全国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另外3个,分别是关于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先试农村‘三权’有偿退出机制、深度推进农业创业创新和允许重要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占用及补划永久基本农田的,希望为我国‘三农’事业尽一分力。”孙军说。
全国政协委员、宁波市政协副主席张明华今年也“瞄”准了乡村振兴中的土地问题。他关注的是,在土地紧张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有项目没土地的问题,调研形成了一份《关于保障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和设施农用地的建议》,带到北京。他认为,保护好、建设好乡村,让其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让我们的乡愁有美丽富饶的安放之处,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如何在乡村振兴中,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发挥好文化的力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就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赴京前夕,他还在反复斟酌“关于乡村振兴中加强文化建设”方面的建议。他认为,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持续注入文化动能,做到“保乡土、倡乡风、兴乡文、聚乡心”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