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论坛

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的缙云经验

  □丁博杰
  近年来,缙云县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打造“政策+产业+帮扶”助农增收新模式,跑出农民增收加速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落地。2016年至2018年,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130元攀升至19571元,增速从9.2%提高到10.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去年该县缙云烧饼、缙云爽面、五彩农业等“乡愁产业”富民惠民的经验做法,得到省委书记和省长的批示肯定。
坚持政策推动,搭建助农惠农大平台
  一是打开专项政策“窗口”。出台《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以黄茶为主导的茶产业发展若干意见(试行)等17个农民增收政策的通知》《缙云县“草根创业”专项行动方案(2016-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每年安排农民增收专项资金8100万元,对黄茶、水果、电商等17个产业、项目实行精准扶持,确保让农民从政策、资金、技术各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
  二是加强“两山”资金保障。创新实行联席会议、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等“两山”工作推进制度,发挥政府在“两山”建设财政专项激励政策中的主体引导作用,统筹高效用好特扶资金和资源。其中,用于“21305扶贫”支出的比例在50%以上,超过7500万元,做到“资金随项目走、按进度拨付”,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体现到助农增收成效上。
  三是实施普惠金融行动。围绕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开展“深化农村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行动”,推进土地流转,盘活农村资源。依托乡愁富民产业贷授信20亿元,借助“消薄”强村基金用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免息贷款5000万元,并对低收入农户实行零门槛产业扶持,由财政补贴种子、种苗、种畜等启动资金,驻村干部做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确保农民增收可持续。
坚持产业拉动,铺就美丽乡愁富民路
  一是开辟“山居增收路”。累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支持民宿和农家乐发展,抓好创意特色伴手礼开发、乡土管家培训等工作,引导“缙云黄茶”“缙云茭白”“缙云爽面”等生态精品农产品进入乡墅民宿和A级景区(村),打造“线上推广+线下体验”双线营销模式,帮助农民创业创收。如,仙都景区所在的鼎湖村累计开出100多家民宿,打造“轩辕民宿部落”,村民人均增收2.14万多元。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45亿元,其中99%是本地居民创业。
  二是打造“舌尖增收路”。做深“乡愁文化+特色产业”融合文章,推进缙云特色小吃产业链发展,努力把特色美食做成特色富民产业,2018年被授予全省首批“浙江小吃之乡”称号。该县连续5年举办缙云烧饼节,缙云烧饼品牌建设项目被评为“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累计培训烧饼师傅1万多名,在全国开出缙云烧饼示范店485家,成功进军加拿大、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实现年产值18亿元;累计培训爽面师傅1000多名,建成当地特有爽面原材料小麦示范基地7200多亩,缙云爽面荣登2018“浙江十大农家特色小吃”榜眼,并获评2018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2018年实现年产值1.62亿元,同比增长28.6%;茭白种植面积6.5万亩,约占全国8%,产量10.7万吨,亩均收益达8000元,成功创建全市唯一一条省级全产业链,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并“远嫁”四川省南江县成为扶贫明星,带动全产业链产值12.5亿元,发展模式获省领导批示肯定。
  三是探索“云上增收路”。投入2000万元扶持资金,吸引青年回乡创业,采取“淘宝村孵化+产业园区集聚”模式,大力培育农村创业主体,探索出一条农村电商富民之路。目前,全县拥有活跃零售网店数2345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拥有12个电商村和1个电商镇,数量超丽水市总量的三分之一,获评全国电子商务百佳县。北山狼户外用品的吕振鸿、墨颜文具的朱凯、顺联动力的郭鸿安入选首批“2018中国农村电商致富带头人”,数量居丽水市第一。2018年,全县农村电商销售额达40.8亿元,同比增长29.7%。
坚持帮扶带动,培育强村富农动力源
  一是光伏工程“消薄”强村。把光伏新能源发展与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相结合,采取“政府出资49%+企业投资51%”的方式筹措资金3.02亿元,建设县级统筹的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和公建屋顶电站,于2018年6月29日率先在全市实现并网发电,预计年产生经济效益3500万元。2018年,全县253个行政村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249个,荣获全市2018年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抽查评价工作优秀等次。
  二是异地搬迁下山致富。将安置小区项目列入重点工程,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指标上给予优惠、程序上给予简化,并对规费、税收等政府性收费项目给予减免或返还。同时,创新推行“党建+”模式,将安置小区纳入当地社区管理,并落实就业培训等配套服务,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异地搬迁6811户1.83万人,建成安置小区(点)9个,集中安置1504户3904人。2018年仅舒洪安置小区就完成房屋申购安置860户,实现农民异地搬迁1327人。
  三是素质提升造血强农。以增强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为目标,推进农民培训项目实用化、培训效果精准化建设,成功打响“缙云烧饼师傅”“缙云爽面师傅”“缙云茭白师傅”等一批实用技能培训品牌,连续4年荣获省“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考核优秀等次。2018年,完成农民培训7225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500人,6名“新农人”上榜丽水高级“农三师”,农民创新创业和务工就业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缙云县农业农村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