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平均
亩
产
居
全省
首
位
去年,宁波市切实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效克服了稻谷最低收购价大幅下调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年粮食生产稳中有升,全市粮食面积199.7万亩,其中早稻面积比上年增5.5%;粮食总产量83.3万吨,比上年增1.2%。全年粮食平均亩产417公斤,其中小麦302公斤、早稻485公斤、单季晚稻560公斤,均创该市历史新高,其中早稻平均亩产居全省首位。
坚持增加投入促生产。为稳定粮食生产,该市继续实行规模种粮补贴、订单收购价外补贴、收购环节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对重点推广的水稻插秧机、水稻穴直播机、谷物烘干机等高性能农业机械,在落实中央资金补贴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市级资金累加补贴。2018年全市落实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1066.8万元,较上年增加2204.99万元,增24.9%。
坚持提标改造保产能。按照“建管并重、整体提升,吨粮标准、永久保护”的要求,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实施,高标准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和标准化建设。2018年,全市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面积20.11万亩,完成率201.1%,居全省首位。同时,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配方肥应用、农作物秸秆还田等多项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2018年推广相关技术达500.9万亩次,比上年提高10.9%。
坚持主体培育稳种粮。继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开发作为人才振兴重大任务,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引、育、用、留”工作,以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对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农业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类分批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轮训计划,2018年共安排培育扶持粮食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资金8103.27万元,比上年增加1726.24万元,全市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188人,比计划增加3188人,培训满意率达90%以上。
坚持农险创新护粮农。稳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发展,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和保障全市粮食生产的作用。在做好小麦、早稻、晚稻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收获期收入附加险、杂交水稻制种、联合收割机第三者责任险、粮食烘干机机损险附加谷物损失险、粮食烘干中心库房及配套设施等财产火灾险、农业机械综合保险等险种,有效规避了发展粮食生产遇到的灾害风险,增强农户种粮信心和积极性。
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