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曙光来稿说,春节下乡走亲访友时,听一些村民反映,去年年底,村里专门邀请有关专家前来该村给大家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以及垃圾分类知识和操作技能,接着村里又搞了几次垃圾兑换日常生活用品等活动。可没过多久,有些村民就坚持不下去了,又重新回到之前那种“垃圾随随便便往垃圾桶里一扔”的老习惯。
众所周知,实行垃圾分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许多乡村在推行垃圾分类过程中,大多只求立竿见影之效果,没有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没有长期坚持的恒心和毅力。要知道,实行垃圾分类,除了适时邀请专家讲解相关知识和要求,搞一些垃圾兑换物品活动以外,还要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主动,从我做起,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工作,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注重形式,不讲求实效,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推行垃圾分类一定要有恒心,不能像一阵风吹过了就算。这需要广大村民的积极配合和鼎力支持,只有让垃圾分类的意识广泛深入人心,扎根到每一位村民的心底里,村民才会自觉和长久地做好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另外,各乡镇还要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和相关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上下齐心,形成合力,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广大乡村才会变得更加整洁宜居,广大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才会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