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是藤本落叶果树,一般采用棚架式栽培,植株间距宽,棚下空间大,冬季葡萄落叶后,棚架下光照条件良好。因此,在葡萄园内套种一季榨菜,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而且榨菜采收后的老叶翻入土中,又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葡萄生长。目前,该模式已在上虞、余姚等葡萄产区大面积推广,如上虞盖北镇,常年葡萄种植约1.2万亩,葡萄架下套种榨菜面积约9500亩,占比近80%。
产量效益
正常投产的葡萄园,平均亩产量2250千克左右,产值8000元,净利润5000元;榨菜平均亩产3500千克,产值2450元,净利润1050元,两项合计亩净利6500元。
茬口安排
葡萄采用避雨栽培的,一般在3月中旬萌芽,8-10月果实采收,10-11月叶片脱落。榨菜的播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定植期为11月上中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收获。榨菜定植时,葡萄已经落叶,因此榨菜在葡萄架下的生长期正好是葡萄的休眠期;来年葡萄展叶前,榨菜已收获,两种作物生长互不影响。
关键技术
1.榨菜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选择“余缩1号”“甬榨5号”“甬榨2号”等良种。
种植密度。每亩栽1.5万株左右,行距24厘米,株距12厘米。
肥水管理。①前期管理(11月上旬至1月中旬):移栽后结合浇定根水施好活棵肥;第一次追肥在移栽5-7天成活后,每亩用4-5千克尿素加水1000千克浇施。
②中期管理(1月中旬至2月上旬):在1月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根据气候情况,及时做好清沟排水防渍工作,同时清除沟边杂草。
③后期管理(2月上旬至4月上旬):一是追施重肥,二是清沟排水,开春后气温逐渐上升,如遇多雨天气,田间湿度过大,必须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
适期采收。在植株现蕾时要及时收割。一般4月初始收,至4月15日左右结束。采收过迟,外皮老、纤维多、空心率高。
病虫害防治。种子处理可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10分钟,然后清洗10遍,晾干后播种。
2.葡萄栽培技术
架式选择。葡萄架下套种榨菜,要求空间开阔,光照足,采用棚架式较为适宜。近年来,部分葡萄园尝试采用“H”型棚架栽培。这种架式简单、省工,标准化程度高,果实生长良好,品质优,值得推荐。
苗期管理。定植前施足底肥,待苗长至距架面20厘米时,摘心,顶部留2条副梢引向畦两侧,待其长约1米时再摘心,顶部再留2条副梢,与之垂直引向两侧,定型后主蔓在架面上呈“H”形。
冬季修剪。在主蔓上每隔20-25厘米保留一个结果母枝,留1-2芽修剪,次年留2个芽的结果母枝。到冬季继续在结果母枝基部留1-2个芽短截。以后每3-4年更新一次新的结果母枝,而呈“H”形的主干及主蔓通常情况下一直保留。
夏季修剪。葡萄萌芽后,先抹除双芽、三芽、萌蘖芽,每个结果母枝上只保留一个健壮的结果枝。待结果枝生长到花序上有2叶1心时,留1叶摘心,此后顶芽副梢按5-4-3叶摘心,花序下的侧芽副梢全部抹除,花序上的侧芽副梢留1叶摘心。
花果管理。为了控制树势和保证品质,应适时疏花疏果。疏花应根据葡萄品种而定,欧美杂交种葡萄在开花前3-5天掐穗尖和除副穗,每枝保留1穗果,亩留果量1500-2500穗。
肥水管理。成年树施好基肥和追肥,果实采收后,及时施基肥,以腐熟有机肥或商品有机肥为主,第二年在另一侧施肥。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葡萄整枝后及萌芽前喷布两次石硫合剂清园,喷药时用塑料薄膜盖好榨菜,防止药害。
上虞区农技推广中心
黄新灿 俞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