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瑞金:精准扶贫谋振兴

——闽西赣南革命老区见闻录(下)

  □本报记者 李军
“这几年,瑞金市脱贫攻坚成效很大,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真的要感谢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1月19日,记者在瑞金市叶坪乡的叶坪旅游景区,偶遇了瑞林镇龙卧村村民陈九民,说起当下的日子,他黝黑的脸上漾起笑容。
  瑞金地处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区,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抚今追昔,峥嵘岁月的历史回声响彻耳畔。作为当时第一个全国性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我党在中央苏区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共苏区中央局的第一个驻地,瑞金市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叶坪景区内,保存着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22处,其中16处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由于交通不便、经济滞后,至2014年,瑞金仍有贫困户20179户82094人,省定贫困村49个。让老区群众过上好日子,脱贫刻不容缓。为支持赣南革命老区建设,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瑞金的发展提供了国家战略层面的强力支持。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瑞金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成立精准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出台“1+N”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冲锋号:深入实施党建促扶贫、产业打头阵、安居挪穷窝、就业拓富路、金融注活水、电商添翅膀、兜底有保障、资产分红利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扶贫举措,攻克了脱贫路上的一个个堡垒。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为抓实抓细脱贫攻坚,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瑞金全面推行村级一室、一橱、一袋、一牌、一卡的“五个一”精准管理工作法。2017年5月,创建了“96333精准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全天候受理贫困户诉求,大大提高了脱贫攻坚的针对性。探索构建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产业扶贫模式,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油茶、蔬菜、脐橙等致富产业,推进产业扶贫100%全覆盖。
  而今迈步从头越。2018年7月,瑞金市在赣南革命老区率先实现脱贫摘帽。全市7.93万贫困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脱贫后带来的欣喜变化。
  乘着大巴车一路前行,记者观察着瑞金市乡村的新变化。青瓦白墙的村落,新房错落有序,村民在地里劳作……一片宁静祥和。“这几年,村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宽,收入提高了不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云石山乡下村村民梁念林表达了老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他说,党和国家没有忘记老区人民,相信老区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