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植物检疫防疫工作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紧扣农业绿色发展主旋律,突出源头检疫管控和疫情阻截带建设,着力构建疫情监测和防控两道防线,有效阻截遏制了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入侵、蔓延与危害,全省疫情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下降,柑橘黄龙病、梨树疫病病株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疫情控制在零星发生状态,甘薯茎腐病发生面积减少70%,加拿大一枝黄花持续控制在轻发生状态,红火蚁疫情得到有效遏制,有力保障了我省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安全。
创新疫情监测机制,疫情阻截带建设迈上新台阶。依托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三年滚动财政规划,我省大力推进疫情监测点建设,完善疫情监测设施配套,提升疫情监测预警能力。目前,70%的省级疫情监测点已完成设施配置。同时印发《浙江省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点管理办法》和《16种(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规范(技术方案)》,进一步明确疫情监测点设置要求、职责任务、报送规则和监督管理,统一疫情调查监测时段、调查监测内容和监测作业要求,全省疫情监测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明显增强,预警准确度和规范率逐年提升。
创新产地检疫机制,疫情源头监控迈上新台阶。针对我省露天培育柑橘种苗情况普遍、染疫苗木时有检出、种苗无证运销等问题,持续开展“柑橘种苗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整治柑橘露天苗场,大力推进柑橘种苗网室繁育,统一实施黄龙病PCR检测产地检疫。经3年持续整治,已有376家主体实施防虫网隔离育苗,网室育苗面积1115.04亩,占育苗总面积的61%;实施黄龙病PCR抽样检测7831.8亩,柑橘种苗黄龙病PCR阳性率从2015年的6.08%下降到2018年的0.8%,降幅达86.84%,全省无疫柑橘种苗生产繁育率显著提高。
创新疫情防控模式,疫情应急管理迈上新台阶。我省还积极探索创建了“政府主导,专业公司防治,第三方机构监理,农业部门监督,相关部门联动”的红火蚁根除防控模式。红火蚁发生县(市、区)通过公开招标,委托专业防控公司进行根除防控,委托监理单位进行防控效果监理。2017年已发疫情的5个县(市、区)经持续2年的根除防控、检疫除害和跟踪监测,疫情防效达90%以上,其中有3个县(区)已达基本根除标准,防控效果明显;去年监测发现的新疫点处置及时,达到预期防效。我省创建的红火蚁根除防控模式和防控工作成效得到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
沈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