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忠
本报讯 近段时间,丽水莲都区太平乡巨溪村忙着张罗一年一度的“乡村春晚”。由200余名村民组成的8支文艺表演队,正在紧张排练畲族舞蹈、相声小品等节目。“草根导演”曾家义说,今年他们要通过乡村春晚讲述家乡这一年的新变化,让更多人认识巨溪、走进巨溪、建设巨溪,带动三岩寺景区方圆20公里的旅游开发。
偏远山村巨溪是革命老区,经济基础薄弱,但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2200村民中,有文艺特长的达200余人,吹拉弹唱、灯光道具、编剧策划、导演主持,样样都有。2017年,丽水市开展“百台特色乡村春晚”示范村创建,巨溪村脱颖而出,当年获得莲都区特等奖。去年在全国乡村春晚节目视频评比中,荣获特等奖。巨溪的乡村文化走出大山,成为一张新名片。
清新的个性、独特的文化,引来源源不断的客流。该区的天师楼岑庄,是一个牧旅结合、农旅融合的乡村民宿综合体,去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200亩养殖基地产出的鸡鸭,50亩基地种出的高山蔬菜,供不应求。农场主曾翠杭说,这在以前想也不敢想。
致力文化强村,以吸引更多游客,吸引工商资本参与旅游开发,为村庄蝶变注入强大动能,巨溪人一直在行动。演出经费匮乏,村民自愿筹集;演职报酬,分文不取;市场化程度不够,就于不久前注册成立归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村支书邹伟杰说,全村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栽好梧桐树,吸引凤凰来。
绿水青山、美丽村庄、消薄攻坚、乡村文明……巨溪村去年以来发生的欣喜变化,被编成故事,将搬上今年乡村春晚的舞台。曾家义说,《那些年,那些事》《我是一个农民》等节目,要把这种环境、人文变化说出来、唱出来;《文化兴国》《山乡神话、走向复兴》等节目,要把乡村振兴的愿景演出来、喊出来。通过网络传播,大力宣传家乡的自然资源、乡土文化、民族特色、地域特点,打造“红色巨溪”,带动农旅融合发展,实现老区振兴。